11月5日,500余名來自行業主管部門、煤炭企業、高校及科研機構的代表齊聚河南鄭州,參加“三下”壓煤綠色開采與固廢協同處置現場交流會。值得關注的是,這場聚焦煤炭行業綠色轉型的行業盛會,由始終深耕地質工程綜合治理的中勘科技股份公司承辦,其多年技術積淀與實踐成果,正成為破解“開采與環保”矛盾的關鍵推力。
作為“三下”壓煤綠色開采與固廢處置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先行者,中勘科技股份公司以一組硬核數據展現行業引領力:其采動離層注漿充填技術已覆蓋六省份共計15家煤炭企業,累計承接采煤工作面93個(占全國同類工作面70%以上),采出建筑物壓煤6700余萬噸,處置工業固廢3100萬噸,處理礦井水3000萬立方米,相當于節省搬遷費用80多億元、保護耕地4.4萬余畝。
“我們不僅要‘挖得出煤’,更要‘留得住田、護得住家’。”中勘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余波在會上表示。作為始終以“做全國一流地質工程綜合治理服務商”為使命的企業,中勘科技針對“三下”壓煤開采與固廢處置痛點,專項研發形成全鏈條解決方案——從“復雜地質條件注漿減沉”到“大采高工作面注漿保水采煤”,技術突破直擊行業堵點。如今,其打造的綠色開采示范工程已實現“采煤不遷村”,在保障村民居住安全、守護農田生態的同時,讓沉睡地下的資源高效釋放,為煤炭行業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中勘樣本”。
本次交流會以“聚焦三下開采,打造綠色礦山”為主題,正是中勘科技推動行業協同創新的實踐延伸。現場,代表們通過視頻連線觀摩神火集團梁北礦、晉能控股三元煤業等項目,實地感受“采動離層注漿充填”等技術如何讓煤炭開采與生態保護同頻共振。十余位行業專家圍繞覆巖離層注漿、固廢綜合利用等課題展開研討,而中勘科技的實踐數據與案例,成為會上熱議的“綠色密碼”。
“‘三下’綠色開采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能源安全與民生福祉的雙重答卷。”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孫守仁在主旨報告中點贊,中勘科技的技術成果與規模化應用,為行業破解“既要保障能源供應,又要守護綠水青山”的矛盾提供了關鍵支撐。數據顯示,我國“三下”壓煤量占比超20%,傳統搬遷模式成本高、周期長,而中勘科技的注漿充填技術以“不遷村、少擾動”實現資源高效開發,正加速改寫這一行業格局。
余波表示,公司將持續深化產學研用合作,推動采動離層注漿充填等技術迭代升級,為全國“三下”壓煤綠色開采與固廢資源化利用提供更強技術支撐,助力煤炭行業在保障能源安全與踐行“雙碳”目標中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記者 閆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