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有這樣一戶充滿暖意的家庭:閑暇時,一家三口常圍坐桌前,書頁翻動的沙沙聲與輕聲討論的笑語交織,成為最動人的日常。這便是用書香滋養成長、以奮斗詮釋擔當的安徽省最美家庭——袁圓家庭。
一家三口,以閱讀為帆,以行動為槳,在各自的賽道上向陽奔跑,也為這座城市的家庭文明畫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書為媒,做閱讀風尚的“點燈人”
“閱讀不僅是家庭的日常,更應該成為照亮更多人的光。”38歲的袁圓是濉溪路小學的一名語文教師,深耕講臺多年,她的成長軌跡與閱讀緊密相連。
得益于長期的書香積淀,袁圓在教學領域屢創佳績:安徽省十佳青年教師、安徽省金牌職工、淮北市教壇新星、淮北市閱讀推廣榜樣……一連串榮譽背后,是她將閱讀融入課堂的不懈探索——她執教的課例多次在全國、省市級賽課中斬獲一等獎,用生動的教學讓學生感受文字的溫度。
作為淮北市青年講師團、市紅領巾巡講團的一員,袁圓的腳步并未局限于校園。她頻繁走進社區、學校開展閱讀公益宣講,從親子共讀的技巧到經典書籍的解讀,用自己的家庭故事帶動更多家庭加入全民閱讀的隊伍,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閱讀推廣榜樣”。
親子共讀,在科技探索中伴娃成長
“閱讀不止于‘讀’,更要動手‘做’。”袁圓的愛人謝晶,是安徽電信淮北分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干。在工作中,他堅持閱讀專業書籍,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為淮北數字城市建設和通信網絡穩定運行默默付出;回到家中,他則變身“全能奶爸”,陪著兒子謝一涵在書海與實踐中“探險”。
從歷史地理書籍里的人文故事,到科學類讀物中的原理知識,謝晶總能找到有趣的切入點,引導孩子從書本走向實踐。樂高拼裝鍛煉空間思維,無人機操作探索空中視角,科技創新則讓想法變成現實——父子倆共同設計的《一種非接觸式測溫和消毒裝置》,不僅拿下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權,還斬獲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熱心公益的謝晶,還常帶著妻兒一起為困難家庭兒童捐獻書籍,每年捐贈的學習讀本達三百余冊,讓書香傳遞到更多需要的角落。
書香少年,在科創與舞臺間逐夢
在父母的影響下,13歲的謝一涵從小浸潤在書香里,尤其癡迷科技類書籍。
這些書籍不僅打開了他的知識視野,更點燃了他的科創熱情——在淮北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大賽、創客編程展示競賽等賽事中,他次次斬獲一等獎,成為小有名氣的“科創達人”。
不止于科創,謝一涵還愛走進社區和學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小伙伴們做科技宣講,帶動大家一起“學科學、用科學”。全面發展的他,在主持、演講、朗誦領域也表現亮眼,先后榮獲安徽省優秀少先隊員、淮北市新時代好少年、淮北市“閱讀小明星”等稱號,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更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讀書是最好的家風。”袁圓家庭用一本本書籍搭建起成長的階梯,用一次次實踐詮釋著奮斗的意義。他們在書香中汲取力量,在奔跑中傳遞溫暖,不僅成為淮北家庭文明建設的生動縮影,更用實際行動證明:最美的家庭,莫過于和家人一起,在熱愛的世界里,向陽生長,遇見更好的自己。
記者徐志勤通訊員張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