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加大,緊張、焦慮、壓抑、失眠等問題,日益影響著人們的健康生活。為此,淮北市人民醫院特開設精神心理、睡眠障礙門診,切實滿足市民就診需求,為廣大人民群眾心理健康保駕護航。自9月11日起,市人民醫院“麻醉治療與失眠門診”正式接診,專家們摒棄傳統的藥物治療,以安全、有效、無痛、綠色的治療方式,助力失眠的您回歸自然睡眠。
市人民醫院麻醉治療與睡眠門診推行中西醫結合的多模式創新療法:“不吃安眠藥治療失眠”基于麻醉學的原理,采用融合心理療法、物理療法以及長期個性化治療的綜合手段,以減輕失眠所引發的焦慮、抑郁以及藥物依賴。
1.麻醉醫生竟然還能治療失眠?
“外科醫生治病,麻醉醫生保命”,然而麻醉醫生的能耐可不止這些。2019年12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印發了有關麻醉科醫療服務能力建設指南(試行)的通知,明確指出,具備條件的醫院能夠開設麻醉治療門診,借助麻醉學技術對睡眠障礙、免疫性疾病、藥物依賴等病癥進行治療。
2.治療失眠不就是服用安眠藥?
NO!市人民醫院麻醉治療與睡眠門診以減少并停用安眠藥物來治療失眠為特色,主要開展失眠的認知行為療法即CBT—I(告別安眠藥回歸自然睡眠)、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降低交感張力調整內穩態)、麻醉監護下睡眠補償(靜脈麻醉藥物滴定療法應對頑固性失眠)等一系列科學且有效的治療失眠的手段,以及麻醉監護下快速抗抑郁治療(針對失眠合并中重度抑郁患者迅速提升心境降低自殺傾向)。專病門診開展的超聲引導下星狀神經節阻滯技術,對偏頭痛、面部痤瘡、突發性耳聾、耳鳴、雷諾病、掌多汗癥、原發性痛經、圍絕經期綜合征等疾病同樣具有輔助治療的成效。
3.減少并停用安眠藥來治療失眠,如此神奇?
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即CBT—I,是指南以及臨床實踐的首要推薦,總療程為6至8周。CBT—I能夠切實糾正失眠患者錯誤的睡眠認知,有助于消除心理、生理性的高覺醒狀態,增強入睡的驅動力,重新構建正確的睡眠覺醒認知模式。CBT—I治療從對失眠患者病理心理學基礎的剖析出發,將針對失眠的認知治療和行為治療等進行有針對性的組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當下CBT—I主要涵蓋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療法、睡眠限制療法、放松療法和認知治療,在臨床應用中常常與正念、冥想、催眠等技術相結合使用。
星狀神經節阻滯是當下疼痛科與麻醉科臨床工作中廣泛運用的一種治療方式,將局部麻醉藥物注入星狀神經節周邊及附近組織,以調節交感神經系統的張力,最終實現調節人體的自主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使其維持動態平衡的目的。依照病情,初期可以每天1次,通常7至10次為一個療程,后續可每隔1天1次或者每周1至2次。憑借如頭發絲般纖細的神奇一針,在超聲的引導下進行安全且可視化的操作。治療后患者會感到身體舒暢,睡眠狀況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轉,而且孕婦和老年人同樣適用。
記者 黃旭 通訊員 王家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