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藍盔部隊的一員,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聯合國維和行動中,當時安徽省唯一的參與者與見證人。在九三閱兵盛典來臨之際,已轉業至淮北市人民檢察院工作27年的他,作出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決定:將自己維和生涯中獲得的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與臂章無償捐贈。他,就是安徽省首位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淮北市人民檢察院干警——王標。
“這些藏品,珍藏了我一生最珍貴的回憶”
“這枚勛章和這枚臂章,珍藏了我一生最珍貴的回憶。現在把它們捐贈出去,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那段歷史。”9月1日下午,一場意義特殊的捐贈儀式在淮北市人民檢察院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支藍盔部隊成員、淮北市人民檢察院干警王標,將自己維和期間獲得的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與維和部隊臂章,正式捐贈給安徽革命軍事館。
安徽革命軍事館籌備辦公室工作人員在捐贈現場表示,這些珍貴物件,記錄著一位中國維和軍人為和平出征、為使命堅守的光輝歲月。他們將充分挖掘文物史料背后的故事,講好中國藍盔故事,讓維和精神得以廣泛傳播。
據了解,今年是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5周年。35年來,中國軍隊累計派出維和官兵5萬多人次,先后赴南蘇丹、黎巴嫩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執行了26項聯合國維和行動。截至目前,已有17名官兵為全球和平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
在9月3日上午舉行的盛大閱兵式中,由執行過維和任務的部隊組成的維和部隊方陣,作為展現中國和平發展理念的重要窗口,以飽滿昂揚的姿態接受全國人民的檢閱。
“九三閱兵既是歷史與現實的一次握手,更是對歷史的一次崇高致敬!”提及維和部隊在天安門廣場向世界的再次亮相,王標難掩心潮澎湃:“看著新一代維和官兵肩負祖國重托,以昂揚姿態接受檢閱,我內心無比激動。一代代維和官兵必將傳承使命,繼續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
“見證中國首支維和部隊誕生,是我一生的榮耀”
“1992年4月,一支由400人組成的軍事工程大隊從北京出發前往金邊,參加柬埔寨過渡時期聯合國權力機構的維持和平行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派遣部隊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回憶起那段歲月,一幅幅鮮活的畫面在王標腦海中浮現,“開進的過程驚心動魄,那是中國維和部隊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次人員與裝備陸海空超長距離立體遠征”。
據資料記載,當時中國維和部隊攜帶隨身裝備器械,分兩批、每批兩個梯隊,從燕山軍營出發前往火車站,乘坐軍列向廣東湛江軍港疾馳。“從北京啟程的四列裝備軍列,經過約2700公里的奔馳,直達廣東湛江軍港;人員和裝備按計劃登上等候在此的軍艦與貨輪,航行1300海里,歷時100個小時;我們赴柬工程兵大隊的整個征程約5100公里,創下了我軍有史以來機械化輸送軍事力量與裝備的最遠距離紀錄。”王標回憶道。
抵達柬埔寨后,中國維和軍人接到的第一項任務,便是緊急修復因戰爭嚴重損毀的4號公路與6號公路。當時的柬埔寨正值雨季,路上不僅泥濘難行,還隨時可能遇到未引爆的地雷、零星冷槍,以及毒蛇、蚊蟲的侵襲。盡管條件艱苦,但身為第一支藍盔部隊成員的王標,內心始終充滿驕傲:“我們在當地待了10個半月,雖然當年沒有任何經驗可循,但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特別強烈,我們為國家、為部隊爭了光。”
1993年2月,這400名工程兵官兵被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這枚勛章,王標珍藏了數十年。“能見證中國首支維和部隊誕生,還和戰友們在海外創造了中國維和史上的‘N’個第一,這是我一生的榮耀。”王標言語間滿是自豪。
“組織需要我,我就一定站出來”
人生最珍貴的,不是偶然的相遇,而是久別后的重逢與初心的堅守。
拿出早已褪色的老照片,王標的記憶瞬間被拉回青蔥歲月。1985年,他通過空軍招飛考試,被河北省保定市空軍第二飛行基礎學校(現空軍航空大學)錄取,與航天英雄景海鵬、張曉光同屬一個學員隊;1992年4月,他隨中國人民解放軍赴柬埔寨維和工程兵大隊抵達柬埔寨,高質量完成了聯柬總部(UNTAC)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1998年8月,他轉業回到淮北,進入淮北市人民檢察院工作,成為一名檢察官。
“我曾是一名軍人,吃苦耐勞是刻在骨子里的基本素質。只要組織需要我,我就一定會站出來。”王標不僅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1999年1月,剛到檢察院工作不久的王標,響應組織號召,前往濉溪縣韓村鎮大李村參與幫扶工作。他走村入戶了解民情民意,耐心細致地宣傳黨的政策。除順利完成本村工作任務外,他還主動幫助其他多個工作組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任務。
2006年11月、2018年4月,王標又兩次主動請纓,先后前往濉溪縣臨渙鎮四里村任黨總支第一書記、濉溪縣四鋪鎮新莊村任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工作期間,他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扎根一線走訪調研,認真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精準制定幫扶措施;用實干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用真情帶動村民增收,不求顯赫功名,只求問心無愧。
軍人、檢察官、幫扶干部,身份在變,但肩上的責任與擔當從未改變。四十年來,王標始終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腳踏實地的工作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著黨旗下“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錚錚誓言。
“幾代藍盔官兵肩負神圣使命,為和平而來、為和平堅守,出色完成各項維和任務,構筑起一座座和平豐碑。作為首批參與者,我見證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還能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采訪結束時,王標的感慨里,滿是對初心的堅守與對使命的敬畏。
記者 俞曉萌 鄒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