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剛從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李欣宇懷揣著對紀檢監察事業的敬畏與熱愛,加入到淮北市紀委監委。憑借扎實的業務能力與突出的工作表現,2024年7月至2025年7月,他被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抽調至信訪室工作,用堅守與付出書寫了新時代年輕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答卷”。
真心換民心
信訪窗口的守護者
信訪窗口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連心橋”,更是李欣宇踐行“服務群眾”初心的主戰場。在京借用期間,他扎根信訪服務最前沿,累計接待來訪群眾近千人次,高效辦理群眾來信數萬余件。在堆積如山的信件中逐件梳理線索、核實情況、分流辦理,常常加班到深夜,卻從未有過一絲懈怠。
“每一封來信都裝著群眾的期盼,每一次接待都連著民心,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李欣宇常掛在嘴邊的話。一次接待中,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因訴求長期未得到明確答復,開口時聲音止不住地顫抖,難掩滿心焦慮。李欣宇認真梳理案件,再結合所學知識,用通俗的語言講解處理流程、辦理時限和對接部門。當老人終于理清解決路徑,明白訴求有了“著落”時,對著他深深鞠了一躬。
“看到老奶奶鞠躬的那一刻,我心里又暖又自豪。”回憶起這一幕,李欣宇眼神依舊動容,“這一躬不是給我的,是群眾對紀檢監察工作的信任。看到群眾在窗口外排著長隊、滿是期待的眼神,我更不敢草草了事,只有認真對待每一位信訪者,才無愧于這份工作、無愧于群眾。”
舍小家為大家
奉獻中的擔當者
“為紀檢監察事業奮斗!”這句話是李欣宇的工作信條,也成了他職業生涯的真實寫照。紀檢監察工作的特殊性,讓他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崗位,對家人的陪伴成了“奢侈品”。
2024年3月,母親生病需要手術治療,得知消息時,李欣宇正被抽調參加巡察工作并擔任聯絡員一職——一邊是病床上需要照料的母親,一邊要保障巡察工作的正常運轉,他帶著愧疚,只能在電話里叮囑母親照顧好身體。“對家人有太多虧欠,但既然選擇了紀檢監察事業,就必須把責任扛在肩上。”李欣宇話語中透著堅定。
2025年8月,李欣宇不慎扭傷腳踝,瞬間腫脹的腳踝讓他疼痛難忍,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淌。同事勸他回家休息,他卻搖頭:“案件審理期限不等人,我手頭的工作得做完。”同事付春雷評價他:工作像擰緊的發條,任務未完成絕不停止。
以熱愛赴使命
忠誠的踐行者
李欣宇對紀檢監察工作的執著與堅守,源于深深的敬畏與熱愛。2022年底,剛入職不久的他,第一次在留置點參與宣布處分決定時,看著胸前熠熠生輝的黨徽,一股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涌上心頭。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紀檢監察工作的意義——我們不僅是群眾利益的‘守護者’,更是黨紀國法的‘捍衛者’。”從那以后,“忠誠、干凈、擔當”便成了他心中不變的信念,指引著他在崗位上不斷精進。
工作中,他樂于助人、胸懷大局,同事遇到棘手業務問題,他主動分享經驗;面對繁雜任務,從不拖拉推諉。學習上,他求知若渴,利用業余時間鉆研紀檢監察法律法規,專業基礎日益扎實,在業務討論、規范性文件制定及案件定性等關鍵環節,總能提出建設性意見,發揮突破作用。
信訪窗口的耐心接待、案件審理的攻堅克難、群眾訴求的用心回應……李欣宇用日復一日的實干、一點一滴的付出,在平凡崗位上詮釋著新時代紀檢干部的擔當,讓青春在守護正義、服務群眾的征程中綻放光彩。
見習記者 陳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