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三十載,歲月如歌。泉山路學校校長陳潔始終懷揣著對教育事業最深沉的熱愛,從一名普通教師,一步步成長為特級教師,再到肩負重任的學校管理者。無論崗位如何變遷,她對教育的熱愛從未改變。
扎根課堂育人育心
三(7)班的課程表,每天上午第一節都是數學課。陳潔老師對“上好課,育好人”有執念,上完課后再研究處理學校的行政事務。
她說,讓學生喜歡數學,先從喜歡老師開始。課上要多“練”學生,老師善于給學生當“助教”。陳老師的課,講臺上站一排“小老師”,畫圖、舉例子、用上不同的方法講授,臺下學生互動,數學課就是思維的拉鋸戰,孩子們為之陶醉。
育人育心,習慣筑基。澆花需澆根,育人要育心。她用心走進每一位學生,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很多同學都享受過陳老師定制的“特權”,批準吳同學免寫數學課外作業,每天放學后堅持訓練乒乓球。口吃內向的馬同學,剛轉學來時,一張嘴就吞吞吐吐憋得滿臉通紅。陳老師任命其為數學課代表,一句句地教他收發作業本說什么,講題點評說什么。當他在課堂自信朗讀滿分作文時,陳老師一句“戰勝自己”的勉勵像是一粒種子,十五年后發了芽開了花,現在他已成為優秀的社區工作者。
適性揚才,多元成長。有教無類,教育要適合學生。2012年陳老師開始作業減負,指導學生動手操作、社會調查、科學實驗、應用數學。多名學生參加安徽省小學生數學實踐小論文比賽、華羅庚數學邀請賽獲一等獎。“無書面作業日——數學實踐活動的開發與實施”先后在《淮北日報》和淮北電視臺教育欄目、中國文明網宣傳報道,獲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推動科學教育落地生根,“融合科創+特色”,打造了具有鮮明校園特色的航空航天競賽、科技創新大賽。校園科技藝術節、科普大講堂、科技大篷車進校園、科技項目研學參觀等活動點燃了學生的科學夢想。近年來學生參加科技創新展示比賽,獲全國金牌2項、銀牌7項、省級一等獎20余項。
術業專攻,立己達人。陳潔認為上好課是老師首要的師德。她帶頭上課參賽,組織全員參與課堂大練兵,通過公開課、教學競賽等形式,錘煉青年教師的教學真功夫。她與老師們一起備課、磨課,寫論文、錄視頻、做課件,夜幕的校園里她辦公室依然通明。來到泉山路學校5年來,指導青年教師參與省市級課百人次,省優質課比賽2人一等獎,市優質課比賽8人一等獎,藝體教學基本功比賽3人一等獎,班主任基本功4人一等獎,市名優骨干教師23人。
輻射引領使命擔當
一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價值不僅在于成就一所學校,更在于惠及一方教育。在市婦聯和市教育局的指導支持下,她牽頭組建“安徽省三八紅旗手陳潔工作室”,匯聚了10位黨員、校干和一線教師。作為師者“先鋒”。陳潔老師給學生上好數學課,給老師講好思政課,還承擔淮北市小學數學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擔任淮北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安徽省鄉村首席教師培訓指導,師道光芒,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送教下鄉”“社區聯誼”“幼小銜接”“老有所學”等志愿服務,陳潔和老師們帶著學生走進居民樓、養老院、消防隊。陳潔說,“我為群眾辦實事”就是將優質教育資源和文明風尚送到鄉鎮學校和社區街道。她的工作室成員中7人次獲評市優秀教師、淮北好人、淮北最美家庭,成為引領教師隊伍群體人格的標桿。
“辦好學校,上好學”,三十年教育生涯,陳潔不斷積累教書育人的實踐智慧,梳理學問、學術、學理的內在規律,探索成長、成人、成才的邏輯內涵,弘揚教育家精神,展現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責任自覺和專業自強。辦學生向往、家長滿意、社會贊譽的優質教育名校,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淮北建設貢獻教育智慧和力量!
通訊員 王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