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悄至,暑氣漸消。8月10日,伯瑞特酒店大堂被40雙亮晶晶的眼睛點亮了。
穿校服的、背雙肩包的、攥著營員證來回打量的孩子們,大多來自烈士和因公犧牲職工、困難職工、農民工等家庭。當雄壯的國歌聲突然響起,原本嘰嘰喳喳的人群瞬間安靜——2025淮北工會夏令營,就在這齊刷刷的注目禮中,拉開了序幕。
一面營旗,扛起期待與力量
“這面旗,要靠你們40雙手一起舉起來!”教官誓言鏗鏘:“以我所能,護你們安全,陪你們成長!”
紅色的營旗在孩子們手中傳過,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把“集體”兩個字,輕輕烙進了每個人心里。
12歲的梁雨萱悄悄捏了捏旁邊新朋友的手。“這是我第二次來啦!”她的眼睛笑成了彎彎的月牙,“上次學會了疊被子、跟大家合作搭帳篷,這次肯定更有意思!”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為期4天,將突出“工”字特色,通過愛國主義教育、“大思政課”教育、素質實踐教育等活動,引導孩子們厚植愛國情懷、砥礪強國之志,樹立健康生活理念,通過思政教育與實踐鍛煉,為孩子們點亮青春燈塔。
勞模課堂:藏著青春奮斗密碼
走進全國勞模、國網淮北供電公司超高壓輸電運檢班班長張濤的工作室里,孩子們有些震驚。
玻璃柜里的專利證書、墻上密密麻麻的實驗記錄、角落里還帶著機油味的零件……“張叔叔每天要做這么多事嗎?”10歲的張子墨踮著腳,盯著一張張濤在車間加班的照片,小聲問帶隊老師。
當聽到張濤“為了攻克一個技術難題,連續在車間睡了15天”的故事時,原本鬧哄哄的隊伍靜了下來。有孩子掏出筆記本,一筆一劃寫:“原來‘勞模’不是天生的,是一點點拼出來的。”
回來后,張子墨捧著筆記本認真地說:“以后我寫作業再也不偷懶了,張叔叔說‘踏實做事’最厲害!”
在淮北市城市展覽中心,在淮北市工業博物館,孩子們認真聆聽講解員的每一句解說,感嘆著城市的發展變化……
晚上,電影《南京照相館》的落幕時,黑暗里有孩子輕輕說:“要好好愛我們的國家呀。”
躍動暑假:汗水澆灌的歡樂
8月11日下午,榴園拓展基地徹底沸騰了。“咚!咚咚!”超級有氧鼓的節奏一響,孩子們瞬間“變身”小鼓手。有的舉著鼓槌蹦得老高,有的跟著旋律晃腦袋,連平時害羞的小姑娘都甩開了胳膊——鼓點敲出的,是藏不住的活力。
“左!右!再往前一點!”室內冰壺場地里,11歲的穆羽欣正指揮隊友。冰壺在地上滑出弧線,擦著目標區邊緣停下時,她跳起來抱住旁邊的小伙伴:“差一點點!再來!”汗水順著額角往下淌,她卻笑得停不下來:“平時學習太累了,現在跑啊跳啊,太開心了!”
最熱鬧的要數“龍騰盛世”環節。孩子們在精心制作的氣球龍燈上畫上卡通圖案,寫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將龍頭做成了太陽花狀,但齊心協力舞動起來,稚嫩又帶著威風凜凜。跟著鼓點邁步子時,有人順拐了,有人踩到了前面的龍尾,卻沒人抱怨——大家笑著、喊著,把“合作”兩個字,藏進了龍燈搖擺的弧度里。
“我第一次玩冰壺,第一次做龍燈,還交到了3個新朋友!”10歲的單昭睿舉著自己畫的龍燈道具,汗濕的臉頰閃著光,“這是暑假最棒的時光!”
紅色足跡里,讀懂“家國”二字
8月12日,亳州曹操運兵道的潮濕磚墻傳來歷史回響。“這是古人用智慧守護家園的地方”,孩子們撫摸墻縫,仿佛觸摸到千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脈搏。
花戲樓的木雕、華祖庵的藥臼,讓中華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悄然萌發……一場場精心策劃的活動,如同一顆顆飽滿甘甜的果實,掛滿了孩子們暑期生活的枝頭,不僅甜蜜了他們的時光,也讓他們的成長更加豐富多彩。
“有很多戰士為了勝利,永遠留在了這里……”次日,在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前,肅穆的隊列中傳出輕微的啜泣。13歲的徐夢瑤輕放白菊:“你們沒見過現在的好日子,我們會替你們好好過。”
四天的夏令營,沒有華麗的舞臺,卻有最真誠的陪伴。孩子們帶著鼓槌敲出的節奏、冰壺劃出的弧線、龍燈搖擺的影子、勞模故事里的力量,還有新交的朋友的聯系方式,踏上了歸途。
返程大巴啟動時,梁雨萱在日記本寫道:“這個夏天,我學會了合作,懂得了珍惜——成長就是和大家一起變更好。”
目送車輛遠去,市總工會老師們笑著揮手:“明年,我們再約!”
初秋的淮北,40顆被點亮的心,正帶著火焰般的溫暖奔向前方。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楊夢琦
攝影記者 梅月 通訊員 張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