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山區(qū)華家湖社區(qū),軍嫂皇聰聰用雙手撐起了一個溫暖而光榮的家。走進她精心打理的小院,菜畦里的時令蔬菜郁郁蔥蔥,屋內(nèi)墻上掛滿丈夫化凱的榮譽獎狀……這個質(zhì)樸溫馨、充滿生機的家,既是皇聰聰默默付出的見證,也是軍人家庭“舍小家為大家”的生動寫照。
軍嫂皇聰聰與丈夫化凱的愛情故事,始于一見鐘情的浪漫,成于相守以諾的堅定。12年前,正在服役的化凱對皇聰聰一見傾心,兩人通過書信和網(wǎng)絡(luò)開始了異地相戀。面對軍戀的特殊考驗——聚少離多、難有花前月下的陪伴,這位看似柔弱的姑娘卻非常篤定:“他善良、誠實、上進,嫁給軍人我心里踏實!”2021年,在經(jīng)歷數(shù)次因部隊任務(wù)推遲婚期后,皇聰聰披上嫁衣,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嫂。
婚前,皇聰聰曾是一名白衣天使。婚后,為了更好地支持丈夫的軍旅事業(yè),她毅然辭去心愛的護理工作,悉心照料年事已高的公婆,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
“一個軍嫂半個兵!”從“掌心明珠”到能修水管、會查電路的“全能媳婦”,皇聰聰不斷成長。她學會了家務(wù),更學會了獨力承擔:理解丈夫的工作性質(zhì),有事盡量不打擾,避免他因無法接電話而徒增擔憂;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默默消化生活中的壓力。
婆婆任書俠提起兒媳甚是自豪:“家里全靠她操持,貼心又能干!”面對夸贊,皇聰聰靦腆一笑,她說守護好小家,就是幸福和滿足。
四年婚姻里,“聚少離多”“歸期難定”已是常態(tài):孕期產(chǎn)檢總是一人奔波;孩子出生時,丈夫因要務(wù)未能及時趕回;難得千里歸家,前腳剛進門后腳便接到緊急歸隊命令;帶孩子探親,又遇臨時通知丈夫即刻外出……皇聰聰告訴記者,每年的“團圓夜”,從未真正團圓過。作為軍嫂,她早已懂得,愛是深沉的理解與無聲的守候。多年來,雖未收過丈夫親手送的玫瑰,她卻珍藏著丈夫立功的獎狀證書;雖未度過浪漫的情人節(jié),她始終熱切期盼著約定的歸期。在她的全力支持下,丈夫多次出色完成任務(wù),先后獲嘉獎7次——軍功章里,凝結(jié)著她一半的奉獻。
“他肩上扛著國,心里裝著家,這就是最踏實的浪漫。”皇聰聰撫摸著墻上的合影,指尖停在丈夫的肩章上。
記者 于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