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營到工地,變的是戰場,不變的是本色。郭慶,一名帶著軍人印記的轉業員工,將部隊熔爐淬煉的忠誠底色、鋼鐵紀律與攻堅作風,深深融入工程建設的招投標與合同管理崗位。在沒有硝煙的市場競爭前沿,他以“退伍不褪色”的堅守,書寫著新時代退役軍人“崗位立新功”的生動答卷。
政治引領
筑牢合規“生命線”
“軍人的天職是忠誠,崗位的底線是規矩?!边@是郭慶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始終把“對黨忠誠”的軍人本色轉化為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將原則性刻進工作的每一個細節。
招投標工作是公司合規經營的“前沿哨所”,政策性強如“作戰綱領”,法規要求嚴似“軍紀條令”,廉政風險高若“陣地防線”。深知責任千鈞的他,時刻以紀律為“標尺”,在招標文件編制、投標資格審查、合同條款審核等全流程中,始終錨定“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把國家法規、行業規范、公司制度化作不可逾越的“紅線”。
“招投標的公平,就像部隊的軍規,破了規矩就丟了根本。”他用較真碰硬的態度守住每一道流程——對模糊的條款堅決細化,對存疑的資質嚴格核查,對潛在的風險提前預警。多年來,經他手的招投標項目零違規、零投訴,用鐵一般的紀律意識筑牢了公司合規經營的“防火墻”,讓軍人的政治本色在崗位上熠熠生輝。
精研業務
勇當降本增效“排頭兵”
“戰場打勝仗靠硬功夫,崗位創佳績憑真本事?!泵鎸φ型稑伺c合同管理這一直接關乎企業效益的“主戰場”,郭慶把軍人“敢啃硬骨頭、能打攻堅戰”的勁頭全情投入。從招標法規到清單計價,從風險防控到談判技巧,他像鉆研戰術手冊般苦學業務,短短數年便從“門外漢”成長為部門的“業務尖兵”。
他的“戰場”沒有硝煙,卻處處藏著細節的較量:對招標文件的每一條款,他像雕琢武器零件般反復推敲,確?!傲闫缌x”;對合同文本的每一處表述,他如排查陣地隱患般細致篩查,規避潛在風險;在談判桌上,他既堅持“寸土不讓”維護公司利益,又善于“求同存異”找到合作平衡點。面對《相山經濟開發區科技創業園一期項目》等重大項目招標時,他更是以“作戰部署”的標準掛圖作戰,白天對接需求、晚上加班籌備,確保項目按時推進。
截至目前,他累計參與重大項目招投標及合同簽訂工作10余項,完成勞務分包招募8項、專業分包招募43項、材料采購26項,以精準的成本控制、高效的流程推進,為公司節省成本、提升效益,用專業實力詮釋了“軍人到尖兵”的蛻變。
作風傳承
甘做團隊協作“螺絲釘”
“部隊打勝仗靠集體,崗位創佳績靠協作?!痹谕卵壑?,郭慶身上總有股“擰成一股繩”的團隊勁兒。招投標工作涉及多部門聯動,他從不“單打獨斗”,而是主動當好“橋梁紐帶”——前端對接技術部門明確需求,中端聯動財務部門把控成本,后端配合項目團隊跟進落地,像鉚釘般牢牢鉚在協作鏈條的關鍵節點。
他總說:“我就是團隊的一顆螺絲釘,擰在哪里就要牢在哪里?!毙峦聵I務不熟,他手把手傳授招標技巧、分享風險案例;跨部門協作遇阻,他主動牽頭溝通、協調解決;緊急任務來臨,他第一個請纓加班。正是這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軍人作風,讓他成為團隊里最可靠的“主心骨”,用行動詮釋著“集體榮譽高于一切”的部隊傳承。
身兼多職
甘當奉獻“孺子?!?/p>
從項目資料員到招采負責人,崗位在變,奉獻不變。2023年7月至2024年4月,公司項目集中攻堅期間,郭慶開啟了“白+黑”“5+2”的戰斗模式:白天是穿梭于項目現場與職能科室的“急先鋒”,高效完成分包方案申報、控制價審批等流程;夜晚化身伏案疾書的“夜行人”,在1688云采購平臺上傳文件、跟進審核,常常忙到深夜;周末則變身為“檔案管理員”,犧牲休息時間整理43項專業分包、26項材料采購的過程資料,為次年歸檔打下堅實基礎。
“軍人的字典里沒有‘退縮’二字。”他用腳步丈量責任,用汗水澆灌成果,在資料員、勞資員、合同管理員、招采員等多個崗位上無縫切換,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為項目推進按下“加速鍵”。
從軍營到企業,郭慶將軍人的忠誠、紀律、堅韌與奉獻,化作崗位上的堅守與擔當。他用合規底線詮釋“軍人本色”,用降本增效彰顯“專業實力”,用團隊協作傳遞“奉獻精神”,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了“退伍不褪色、轉業不轉志”的精彩篇章。
記者 鄒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