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38路公交車駕駛員李素芹已收獲8次市長熱線表揚。這些感謝電話,串聯起她在“巾幗文明女子示范線”上的日常,也映照著這座城市最動人的溫度。
作為首條“巾幗文明女子示范線”,38路公交車在街巷間穿梭,不僅是代步工具,更成了傳遞溫情的紐帶。而李素芹,這位“敬老愛幼示范崗”上的“熱心腸”,用一次次貼心舉動,為這8次表揚寫下生動注腳。沿線老年乘客多,她總會多留一份心:看到站臺有老人,車就停得再近一些,方便老人抬腳上車;遇上腿腳不便的,伸手攙扶更是常態。一次,一位老年乘客上車時踉蹌欲倒,她眼疾手快穩穩攙住,轉頭對車廂里的乘客輕聲說:“大爺年紀大了,咱們等他坐穩再走,不急這一會兒。”簡單的話語,讓整車人心里都暖暖的。
這份細心不止給老人。有乘客詢問“到人民醫院還有幾站”,她不僅說清站數,還特意提醒“下一站就到,別忘了準備下車”;碰上有乘客第一次來淮北說不清目的地,她總能耐心問明情況,細致講清在哪站下車、轉乘哪路車更便捷,比導航還周到。
8次表揚背后,是她把車廂瑣事做成“頭等大事”的堅持。引導排隊、提醒到站、幫扶行動不便者……這些細碎的瞬間,漸漸在車廂里釀出溫暖的默契:乘客們上車時會自覺排隊,看到老人上車會主動讓座,下車時那句“謝謝師傅”成了38路的固定道別語。有位常客在表揚電話里說:“坐她的車,連陌生人之間都多了份客氣,這才是城市該有的樣子。”
記者手記:
在38路這條“巾幗專列”上,李素芹用日復一日的堅守,踐行著“愛在公交、服務你我”的理念,詮釋著“服務無小事,細微見真情”。她的溫暖,不僅讓38路成為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更讓每一趟行程都成為溫暖的邂逅,為淮北的公交線鍍上了一層動人的暖色。
記者 劉星
通訊員 俞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