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救生衣、一個打撈網(wǎng)、一頂草帽外加一個擴音喇叭,這些便是綠金湖風景區(qū)十幾名河湖管理員的標準裝備。
7月18日7時10分,晨光熹微卻已初顯熱辣。在綠金湖浮橋段的湖岸邊,景區(qū)河湖管理負責人張劍拿著約5米長的竹竿,帶領(lǐng)隊員完成了第一遍的湖面清理。還未入伏,陽光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顯現(xiàn)它的威力。河湖管理員們黝黑的臉上泛著紅光,俯身撈垃圾時,汗水不停地從他們額頭滴落。
“夏季不僅水草瘋長,也是溺水事故高發(fā)期,工作量劇增卻容不得半點松懈。”張劍一邊整理救生裝備,一邊對記者說道,“我們每天都要來回打撈、巡湖幾十次,最難熬的就是夏天。”在他的調(diào)度下,經(jīng)驗豐富的隊員趙新代及其他數(shù)名隊員迅速投入下一項工作。
已在綠金湖風景區(qū)工作三年的張劍動作嫻熟,手持長竿將漂浮的塑料袋、枯葉逐一撈起,臉上寫滿熱忱:“湖面整潔了,游客才能安心享受美景。”粼粼波光映照著河湖管理員們忙碌的身影,構(gòu)成清晨湖畔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日頭漸高,炙熱的陽光烘烤著大地。張劍帶領(lǐng)著隊伍依然堅守在滾燙的湖岸線上,汗水浸透衣衫,目光卻始終緊鎖湖面。“夏季游客量大,從清晨五六點到晚上八九點都會有下水野游的人,我們幾乎是連軸轉(zhuǎn)。”張劍坦言,“高溫下每人每天要喝掉10瓶礦泉水,辛苦可想而知。防暑降溫物資必須備足,確保隊員安全。”
下午4點左右,野游高峰來臨,記者隨河湖管理員乘巡湖艇巡查。站在船上,大家拿著擴音喇叭耐心勸阻,“湖水表面平靜,暗藏危險。”部分游客被勸離,也有固執(zhí)者不為所動。張劍擦去汗水,繼續(xù)關(guān)注著水中的市民。直到夕陽為湖面披上霞衣,一天的巡查才告結(jié)束。
常帶孩子來景區(qū)游玩的市民李女士感慨,“幾年前可不是這樣。湖面垃圾漂浮,水質(zhì)渾濁。多虧了河湖管理員們?nèi)諒?fù)一日的努力,水清了、岸綠了,我們也樂意常來。”她指著不遠處的趙新代贊許道:“這些同志真不容易,天天頂著烈日工作,及時勸阻危險行為,湖邊安全多了。”
張劍望著湖面動情地說:“看到游客能安全、愜意地享受這湖光水色,再多的辛苦都值得。”趙新代則表示:“入行三年多,我會繼續(xù)努力,守好這份責任。”遠處白鷺翩躚,夕照下的湖岸寧靜祥和。
作為綠金湖河湖管理的領(lǐng)頭人,張劍運籌帷幄;以趙新代為代表的河湖管理員們則在他的帶領(lǐng)下默默耕耘。他們?nèi)諒?fù)一日用腳步丈量湖岸線,用汗水澆灌安全與潔凈,守護的不僅是這碧水清波,更是群眾親近自然的權(quán)利與福祉。他們的身影,是湖畔最動人的風景。
見習記者 傅天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