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這里是120,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近日,走進濉溪縣120急救指揮中心,電話鈴聲此起彼伏。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調度工作人員總會第一時間就需要調度救治轉運,為生命贏得每一秒。
急在分秒之間,救在生死邊緣。近年來,濉溪縣120急救指揮中心始終將堅守急救生命線的光榮職責放在心上、扛在肩上,不斷完善急救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整體急救能力和水平,院前急救服務工作運行質量、運行效率、群眾滿意度逐年提高,急救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心也獲得健康安徽建設(衛生健康領域)先進集體、全縣衛生健康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摸實情,精準施策推動工作提質增效
縣120急救指揮中心把掌握實情作為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重要抓手,通過開展一系列調查研究,摸清家底,精準施策。
針對全縣急救資源零散的現狀,實施強化資源整合,將縣人民醫院120指揮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建立了縣120急救指揮系統,把縣中醫醫院調度平臺納入縣調度指揮系統,急救車實現了“統一受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
針對鄉鎮急救人員整體救治能力不足問題,通過組織參加省、市院前急救大賽,參加和舉辦急救培訓班,上派急救人員跟班學習、下沉急救專家巡回技能指導,鄉鎮自行演練等方式,多層次、分期分批對全縣280余名急救人員進行授課、測試、演練、考核,提升急救人員急救能力和水平。
結合實際持續加強“1個急救中心、2個急救分中心、14個急救站”三級急救體系建設,擴充縣城急救資源布局,完善資源布局和制度流程規范,縣人民醫院醫共體對8個急救站部分車載除顫儀、呼吸機、車載設備等進行了更新,縣域內急診急救患者轉運全部免費,建立了“15分鐘急救圈”。
嚴考評,努力提高院前急救運行質量
中心強化考核引導,將3分鐘出車率達到95%納入醫共體內部考核指標,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考評、年終評”的經常性考評機制,對落后單位給予重點幫扶,對連續落后的給予通報批評、約談等方式,全面提升了3分鐘出車率。
中心始終堅持“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價值”的工作理念,堅決做到“五個快速”(快速接聽、派車、出車、到達、轉運)轉運傷病員。加強對10秒鐘接聽率、60秒派車、3分鐘出車率、15分鐘應急響應時間、轉運效率等指標監測考核。通過全鏈條、全過程、全周期閉環快速響應,將“接、派、出、到、轉”無縫隙對接,一體化協同救治,實現了“上車即入院”目標。
按照有關工作部署,從2024年起,中心對急救站實行質控巡查考評工作,重點巡查急救醫療安全、醫療質量服務、急救車輛規范管理與使用等內容,有力推動各急救站補缺補差。
強服務,全面提高群眾滿意度
積極開展滿意度調查,及時了解群眾不滿意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改進服務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急救服務。
設立云呼叫咨詢服務轉接系統。設立縣120會診中心坐席咨詢電話,實現與縣鎮會診中心電話接轉對接,鄉鎮會診中心全部由兩家縣級醫院醫生開展坐診咨詢服務工作,通過線上、線下、預約登記等服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全縣乃至市外、省外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
開發報警輔助功能,通過手機撥打急救電話,調度系統可以迅速對報警人所在位置準確定位,解決了部分人群對傷病員所在地址描述不清難以查找的問題,縮短了到達現場時間,提高了救治效率。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110、119、120、122聯動機制,對交通、火災等事故特別是危機重癥傷員信息形成互通、反饋制度,提高了聯動急救、轉運、處置效率。
建立完善“5G+120”急救指揮及院前院內協同救治模式。創新調度優先級算法推進急救更科學、更精準;以急救數據互聯互通為核心,打通院前院內急救全流程;建立數據要素之間互聯互通,有效保障了指揮調度、危重癥患者救治轉運、院前院內有效銜接。
記者 詹巖 通訊員 劉從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