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穆加成,是安徽牧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技術員。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農民,我深知自己的每一步成長都離不開黨的政策指引、工會組織的關懷支持,以及鄉親們的信任與幫助。”4月22日,穆加成的笑容里有著些許靦腆。
18歲那年,高中畢業的他,毅然回到了家鄉濉溪縣臨渙鎮,從自家經營的家庭農場做起。
冬去春來,凌晨四點多就鉆進豬圈觀察母豬分娩,深夜捧著《現代養豬技術》逐字研讀……
他通過技術培訓接觸到“生態循環農業”的概念,在2017年,農場引進智能化溫控系統,建成縣里首個“豬—沼—菜”生態循環系統,生豬通過無公害認證,兩個品種的桃子和四個品種的紅薯相繼獲得綠色食品認證,產品遠銷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商超。
2021年,加入安徽牧騰農業后,他白天跟著省農科院專家鉆羊圈、摸羊羔,晚上挑燈備考畜牧專業。三年寫下4本養殖筆記,整理出《皖北地區山羊常見病診療手冊》,攻克“母羊同期發情”技術難關,將羔羊成活率提升至98%,在理論與實踐中,逐步成為掌握遺傳育種、疫病防控等核心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他與公司創新推出“合作社+公司+養殖戶”模式,推行“訂單式回收”,為養殖戶提供“保姆式”服務,目前已帶動32家養殖戶年均增收5萬元以上。有效地提高了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激發了低收入群體的內生動力。
“現代農業不是靠天吃飯,而是靠技術吃飯。”如今,穆加成和公司正在籌建皖北黃淮山羊產業創新研究院,計劃三年內培養100名新型職業農民。
腳下有泥土,心中有光芒。
他說:“要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土地,讓更多的科技成果扎根田野。在鄉村振興的舞臺,同樣能綻放人生的精彩!”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劉靜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