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闔家團圓、燈火可親的溫馨時刻。當大街小巷彌漫著喜慶的年味,人們圍坐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遠離家人的陪伴,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責任與擔當為節日期間的電力供應筑牢堅實防線。他們,就是電力系統的一線工作人員。記者近日走進他們的工作現場,記錄下那些溫暖而動人的瞬間。
1月28日,農歷除夕中午,國網淮北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接到緊急消息,位于濉溪經濟開發區的110千伏白楊變35千伏巨成化工506線路故障,需進站拆解電纜頭并對出線電纜進行試驗。中心當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值班人員討論配合用戶進站的搶修工作流程。隨后,檢修人員唐健和任印久抵達現場,在布置完安全措施后,開始投入工作。拆除電纜頭、加壓試驗、恢復電纜頭……“B相電纜試驗合格,可以投運!”經過反復試驗、申請、操作等程序,晚7時,線路終于送電成功。“感謝幫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都別走,一起吃頓餃子吧!”巨成化工現場搶修負責人感慨道。“不用了,春節我在崗,這是我們該做的!”唐健說。
除夕夜,變電監控班當值值長李蘭和副班長謝超在監控大廳值守,他們時刻緊盯屏幕,密切關注著淮北地區41座變電站電網運行情況。屏幕上,一條條跳動的曲線和數據,牽動著監控員的心。在短暫的休息中,兩人通過視頻電話完成了與家人的“云團圓”。凌晨兩點,一陣刺耳的告警聲打破夜的寧靜,濉溪變電站220kV母線出現電壓越限。李蘭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開展電壓分析,同時遠程投切站內可用抵抗維持電壓穩定。經過緊張有序的處置,電壓越限被及時排除,電網恢復正常運行。“越是節假日,越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李蘭說,春節期間,用電負荷波動大,加上天氣變化等因素,電網安全運行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1月29日,農歷大年初一。上午8點40分,在位于烈山區古饒鎮內的國網淮北供電公司550千伏濉溪變電站內,運維班副班長高超正全神貫注地指揮值班員,操控無人機在變電站上空“巡視”。在主控室,運維人員盯住智能巡視系統和全景攝像頭傳來的高清視頻,同步分析判斷,保障設備的運行狀態良好。春節期間,班組制定了周祥的節日特巡和保電方案,以“智能化”裝備引領的人機協同模式,實現后臺與現場、動態與靜態的深度融合與互動。此外,每日三次常規巡視搭配兩次精準測溫,結合人工、機器人、遠程智能巡視系統、全景攝像頭及無人機,形成“五位一體”的立體巡護體系,編織了一張無死角、無盲區的設備巡視網。“越是過年,越是要提高警惕,防止煙花爆竹和孔明燈跑到站內引發火災。”濉溪變值長劉文告訴記者。
“春節我在崗!”是淮北供電職工在每一個春節最質樸、誠摯的告白。他們用敬業的態度和辛勤的付出,為新春佳節增添別樣的“年味”,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書寫著不平凡的堅守。
記者于曉
通訊員 謝超 任印久 劉一丹 謝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