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當好人大代表?我認為就是要做好這三件事:為群眾謀利、為群眾說話、為群眾辦事。”近日,在與記者交談時,市人大代表,濉溪縣劉橋鎮后呂樓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呂亞開門見山。
“踐行初心使命,履職服務為民!”履職筆記本上,赫然寫著呂亞的追求,是那樣的堅定、有力!他十分珍惜人民群眾對他的信任,積極履職、雙崗建功,始終把群眾的“急難愁盼”作為自己履職盡責的主攻方向,把一樁樁群眾的“吐槽事”變成自己履職的關注點。
“沒有什么追求比為民代言更有意義”
自從當選為市人大代表后,呂亞積極參加各級人大組織的學習、培訓,系統學習《憲法》《代表法》,努力熟悉人大基本制度理論,諳熟人大的議事規則和工作程序,著力為更好地履行代表職責打下良好基礎。他恪盡職守積極參加視察、調研等履職活動,翻看過去幾年的履職經歷,可謂是“干貨”滿滿。
為精準收集村民訴求,他每周至少走訪農戶兩天,網格驛站、養老服務站、文化廣場、村部等成為他傾聽民意的場所。他隨身攜帶筆記本,詳細記錄村民反映的大小事情,及時解答、整理上報。此外,呂亞還牽頭開設固定的“村民代表說事日”,每月召開座談會,著力實現矛盾糾紛在一線傾聽、一線解決。他組織村“兩委”干部定期分析研究群眾訴求,將信訪隱患化解在萌芽狀態。他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為目標,充分發揮了人大代表在推進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確保全村社會秩序和諧穩定。
通過轄區走訪,呂亞接到村民反映,后呂樓村無文化廣場。為滿足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他在市人代會上建言獻策,推動規劃籌建文化小廣場,讓村民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獲得感。
針對后呂樓村杜莊溝的污染問題,他通過人大履職系統反映社情民意,并提出治理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做好杜莊溝的污染治理工作。從水體治理到岸堤修筑再到加裝護欄,杜莊溝整治工作不僅滿足了地區生態建設要求和民生福祉期盼,而且有效助力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呂亞不僅提出建議,更積極推動建議的落實。在2024年推進恒源煤礦后呂樓采煤沉陷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中,他著力協調解決遺留附屬物賠償這一難題,通過坦誠溝通協商,積極推動合理賠償,平穩有序地化解難題,切實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安全感。
“沒有什么擔子比帶領群眾致富更有分量”
作為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呂亞肩負著村民福祉和鄉村建設發展的重任。任職期間,他緊扣民生需求,全力投身后呂樓村產業升級、環境整治、文明鄉風培育等重點工作。帶領村“兩委”成員充分利用村集體自然資源,采取土地入股、規模經營、旅游開發等形式,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立足本村實際,深入調研鄉村農業資源,建設鄉村振興標準化廠房,吸納本村和周邊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推動建立人居環境自評自獎長效機制,巧用評比“小獎勵”提升美麗鄉村“新干勁”,與鄉親們攜手共創美好家園……
“在呂書記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村領導班子強了,致富路子寬了。大家伙精氣神十足,日子越過越有奔頭!”這是后呂樓村村民的共同心聲。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身兼“兩職”不是負擔,而是鼓勵和信任。呂亞努力將這份鼓勵轉化為履職的激情,把這份信任轉化為履職的動力。
“民之所盼,履職所向。我將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使命,用腳步丈量黨心民心,用汗水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和人民的諾言!”談及未來,呂亞信心滿滿。
記者 閆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