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11月份,中心共處理各類電話13.38萬余次,出車2.56萬余車次;調度員平均摘機時間3秒,受理和派車時間33秒,中心急救呼叫滿足率為100%;各急救站平均出車時間1分12秒;實現急救綠色通道“零延誤”、指揮中心調度工作零投訴……
今年以來,市緊急醫療救援中心(市120急救中心)時刻繃緊使命之弦,全天24小時不間斷堅守生命急救熱線,迅速回應每一個鈴聲,耐心接聽每一通電話,仔細記錄每項需求,更高效、更精準地跑好生命接力第一棒,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強化內涵建設,推動院前急救工作提質增效
急在分秒之間,救在生死邊緣。如何讓出車速度更快,讓服務能力更強?中心堅持強化業務學習、警醫聯動、醫療質控、網絡建設,不斷提升實戰能力、應急能力、急救質量,推進站點布設,推動院前急救工作提質增效。
強化業務培訓與學習,提高院前急救工作質量。堅持每周一組織中心調度員業務學習和技能考核,提升業務能力;舉辦全市首屆調度員技能競賽、院前醫療急救救護車駕駛員技能競賽,以賽促練、以賽促戰,提高調度員指揮調度能力、駕駛員駕駛技能;開設院前急救從業人員培訓班,有效提升了從業人員急救技能和水平。
積極與公安等部門開展“警醫聯動”,建立“快速發現、及時救援、有效救治、妥善救助”四位一體的警醫協作聯動工作機制,實現道路交通事故及時派車、快速處置,進一步提高了全市交通事故及急危重癥傷病員的院前救援救治效率。
持續推進和完善院前急救網絡建設。一方面,進一步規范120急救站點設置和管理,持續推進急救站點標準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另一方面,完善三級救治網布局和建設,完成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相山醫院的站點標準化建設,并試運行。
注重質量管控,努力實現“一縮二增三提高”
院前急救對于突發疾病或者遭遇意外創傷的病員來說,至關重要。中心高度重視院前急救階段的質量管控,采取多種措施,努力實現“一縮二增三提高”的目標。
“一縮”就是要縮短院前醫療急救的平均反應時間。今年,中心“120”電話10秒接聽率100%;3分鐘急救出車率98.2%;2分鐘急救出車率91.3%。
“二增”就是要增強專業人員的醫療救護能力、應急能力。中心通過開展業務學習、培訓考核、技能練兵等各類活動,使醫療救護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全年度無院前醫療急救事故發生的佳績。組織淮北市應對突發群體傷亡公共事件院前醫療救援應急演練桌面推演,增強了專業技術人員的應急能力。
“三提高”就是要提高現場處置率、CPR成功率、急救物品的使用率。中心制定了工作規范、崗位職責以及調度、感染管理等各項管理制度和規范性文件,使院前急救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今年,120急救中心現場處置率達100%,急救物品的使用率達95%以上。
加強設備管理,嚴格做到“一暢通二良好三完備”
急救設備是急救工作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極大影響著急救效果。中心加強急救設備管理,嚴格做到“一暢通二良好三完備”的配置標準,確保急救設備性能良好、配置完好。
積極推進“智慧急救”信息化建設,每個急救站點和每輛120網絡救護車都標準化配備了調度系統網絡終端設備、警鈴等設備,確保急救電話專機專用通訊無阻、調度指令及時暢通無延誤,做到急救通訊方式的暢通。
中心制定了《淮北市120急救站救護車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技術要求,加強工作落實,確保急救車輛性能良好、警燈警報使用良好。
120急救站點按照相關要求配置設施和裝備配置,值班救護車按照要求統一配備車載醫療設備、器材、藥品等,并對急救藥品實現了“專柜、專人”管理,做到搶救室設備完備、急救藥品配置完備、車載急救設備藥品完備。
記者 詹巖 通訊員 周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