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精彩開街,一系列活動盛大亮相。這座曾經的工業舊址被重新點亮之際,是一次對相城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與豐富。它如同一條紐帶,將城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緊密相連,既守住了歷史根脈,又打開了創新空間。
在歷史記憶的延續上,文化街區功不可沒。曾是淮北作為能源基地顯性標識的老電廠,在如今的文化街區中被賦予了全新的文化隱喻。精心打造的淮北工業博物館里,圍爐光影劇場、詳實史料與珍貴圖片,都在無聲地訴說著當年電廠的輝煌與工人的堅守。這種對歷史的尊重與留存,讓相城的工業文化有了具體的依托,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可觸可感的存在,使城市的文化內涵在歷史的維度上得到了延伸。
文化符號的創新賦予了相城文化新的表達。值得一提的是夔牛天街核心主題IP機械夔牛“雷雷”——工業機械紋理與《山海經》中“聲如雷、光如電”的神獸“夔牛”融合,使地域文化中“堅韌如煤、奔騰似電”的特質具象化,也與老電廠的能源屬性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讓抽象的城市精神有了可觸可感的文化載體,相城的文化內涵在傳統與現代的碰撞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城市的獨特文化標識。
從“凝固的記憶”邁向“流動的文化”。當老電廠的齒輪再次“轉動”,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正在成為城市文化持續生長的“活細胞”——既承載城市記憶,又孕育新的可能,持續為相城文化內涵增添歷史的厚度與創新的活力。
徐筱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