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正式啟幕,曾經的工業舊址搖身一變,成為文旅新地標,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打卡。這一華麗轉身,不僅喚醒城市的工業記憶,更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打造經濟新業態的生動實踐。
對于淮北人來說,老電廠曾是淮北電力產業的重要支柱,見證了淮北煤炭基地的開發與繁榮。如今,經過改造升級,這里打造出淮北工業博物館、夔牛天街、夔牛公園三大場景,既延續了城市記憶,又創造出獨特的文旅吸引力。
從經濟發展角度看,文化街區的啟幕意義非凡。其一,工業遺存活化利用,為新業態奠定獨特基礎。夔牛天街巧妙利用老電廠現有建筑結構,最大限度保留原有廠房形態,將老電廠機械紋理、蒸汽朋克元素融入夔牛機甲設計,讓工業遺跡與現代元素相互碰撞。這種“復古工業美學”的表達,為打造工業風主題商業綜合體提供了獨特的載體,成為淮北轉型發展的生動注腳。其二,多元業態融合讓街區充滿活力。動力設備區滿足年輕人追求刺激的需求,科普展示區將舊機組改造為互動課堂,無動力樂園成為親子共度美好時光的溫馨場所,主題影院用特效講述夔牛的前世今生。此外,夔牛主題文創產品、本土特色美食,讓不同年齡層的游客都能在此找到樂趣。而夜間的聲光電巨獸秀、主題燈光秀,更是為市民呈現視覺盛宴,有力激活淮北夜經濟。
更深層的意義在于文化對經濟的賦能作用。昔日的“工業銹帶”,通過夔牛IP與工業遺產結合,蛻變為文商旅融合的“生活秀帶”,不僅優化了城市產業結構,還提升了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可持續性。
從老電廠的工業遺跡到文化街區的創新實踐,淮北在打造發展經濟新業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隨著“工業遺存+IP+科技娛樂”模式的深化,淮北必將書寫更多發展新篇章。
趙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