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垃圾,混置的垃圾是垃圾,分類的垃圾則是資源。眼下,垃圾分類已經悄悄走進淮北人的生活,成為一種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
目前,我市通過撤桶并點、定時定點、桶邊值守“兩點一守”的分類督導模式,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建設。全市47個分類試點小區建設170個具備四分類功能的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其主要目的就是便于廣大市民把垃圾進行合理分類,使垃圾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既能節約資源,減少浪費,還能更好地保護環境。可見,垃圾分類好處多多。
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還有不少市民難以做到垃圾分類,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家中的各種垃圾都一股腦兒地混裝入一個垃圾袋里,然后直接往垃圾箱里一扔了之。有的明明知道垃圾分類的好處,卻因為圖一時方便而懶得去分類。有的甚至還故意把垃圾錯扔垃圾箱,把可回收的垃圾扔進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里。結果,致使各地許多垃圾分類箱“形同虛設”,成了一種擺設。
生活習慣的養成非一日之功。要讓全體淮北人形成垃圾分類的“生活習慣”,這個過程可能除了需要十年甚至數十年的努力,還要不斷地提升精細化服務和管理水平,也只有這樣,垃圾分類才會真正內化為人們持久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因此,垃圾分類必須堅持不懈、久久為功。
【責任編輯 高小瑩 任曉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