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早晨,相山區東山街道人大工委組織轄區部分人大代表開展“辦公晨攤”活動,利用居民晨練、買菜的時機“擺攤辦公”,用接地氣的方式面對面聽取民聲、收集社情民意、汲取民智、化解民憂。
“前陣子在晨攤上跟代表提了句‘小區下水道淤堵,氣味難聞’,沒想到很快就有施工隊來清淤了。這效率真沒得說!”家住馬莊社區的劉大娘對此深有感觸。
“小區綠化帶里的雜草瘋長,成為蚊蟲孳生地。社區能不能幫我們清理一下?”方安小區一期居民楊芬也趕緊擠到攤位前反映,居民樓下的綠地近期沒得到清理修剪,各類雜草叢生,成為小區的衛生死角。
“方安小區一期屬于無物管小區,收攤后我們將去現場核實,及時組織志愿者清理雜草,盡快恢復整潔、干凈的居住環境。”在人大代表的溝通下,周莊社區負責人當場答復道。
記者看到,“辦公晨攤”整合了老年人高齡認證、就業登記等多項服務資源,同時對老舊小區路面破損、下水管道堵塞等居民反映問題進行登記處理。對于能當場解決的問題,即辦即處,大家愁眉而來,多數舒心而去。不同于會議室里的正式座談,“晨攤”上更顯親切感,居民們可以拉著代表嘮家常、提建議,從“小區路燈太暗”到“加裝電梯政策解讀”,從“社區養老服務點增設”到“周邊公交線路優化”,樁樁件件都是群眾的“急難愁盼”。
“我們會組織部分人大代表來到‘辦公晨攤’,讓代表傾聽民聲在一線、協助社區解決問題在一線。”東山街道人大工委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為了讓“晨攤”收集的民意盡快落實,東山街道人大工委更是建立了一整套閉環處理機制:代表們現場分類梳理問題,能即時解答的當場回應;需要協調解決的,登記造冊后對接街道相關科室、職能部門,明確辦理時限和責任人;辦理結果通過社區公示欄、代表回訪等方式反饋給居民,確保“小事當場辦、大事跟蹤辦、難事合力辦”。
“辦公晨攤”攤開的是代表的責任,聚攏的是群眾的心氣。下一步,相山區東山街道人大工委將繼續延伸“晨攤”觸角,結合居民作息靈活調整時間地點,讓人大代表與群眾的聯系更緊密、服務更精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把“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寫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龐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