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相山區聚焦城市內澇災害問題,堅持防治并舉,切實增強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通過加強風險防范,強化應急指揮、搶險救援能力等舉措,進一步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提升應對城市內澇防治能力,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相山區壓緊壓實防汛責任,明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防汛包保責任人和重要工程設施的行政、技術、巡查責任人及其具體職責。建立健全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巡查、維護、應急管理機制,突出鐵路下穿橋、低洼小區、城區易澇點等重點易澇片區防治,“以點帶面”開展城區積水點隱患排查工作,基本保證汛期道路“小雨不積水、大中雨排水快”。
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根據防汛總結復盤和風險隱患排查情況,進一步修訂完善城區防汛應急預案,建立了職責明確、重點突出的城區排澇聯動機制,繪制暴雨洪澇風險圖,明確責任人、轉移路線和安置點。常態化開展培訓演練,組織實戰演練、桌面推演等多種形式的防汛搶險演練,檢驗防汛應急預案、磨合防汛工作機制,暢通應急處置流程。
落實安全度汛措施。堅持汛期“防”與“排”相結合,依托雨污分流、老舊小區改造等“暖民心工程”,齊頭并進推進城區市政防洪排澇工程設施建設,形成“內外兼修”的總體建設格局,將城市內澇治理納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建設管理規劃,統籌制定排水設施建設規劃,逐步形成全區排水防澇工作“一盤棋”。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王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