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山街道在黨員發展、思想引領、作用發揮上聚焦聚力、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推動黨員教育管理多元轉變、多面出彩。
聚焦“入口關”,嚴控標準促發展精細化。建好“蓄水池”。堅持政治標準首位,精準把握政治素質、年齡、學歷“三個要素”,全面摸清黨員隊伍后備力量儲備情況,建立黨員動態管理信息庫,注重從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領域中挖掘“好苗子”,持續優化人員隊伍結構,蓄好發展黨員“源頭活水”。壓實“程序鏈”。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開展工作,實行發展黨員工作歸檔資料清單制,制定《發展黨員檔案排查臺賬》,推行黨支部月梳理、黨工委季調度機制,對發展過程實行全程紀實管理,切實提升發展黨員工作質效。擰緊“總開關”。堅持黨員后備力量政治素質考察,以黨支部教育培養為主體,建立“2+1”全程教育管理機制,即由兩名培養聯系人、一名黨支部書記作為結對聯系對象,定期交心談心,為入黨申請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講思想、強紀律、作表率。今年以來,圍繞提升思想覺悟,開展談心談話20余次,確保黨員隊伍源頭清、質量優。
聚焦“教育關”,創新載體促學習常態化。“集體共學”有深度。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干部首課、主課、必修課,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載體,采取集中學、自主學、研討學等方式提高黨員理論知識儲備。同時,充分挖掘“課外”學習場所,組織黨員到警示教育基地等參觀學習,靈活運用“案例式教學”“互動式講學”“沉浸式跟學”等方式,邀請優秀社區支部書記、老黨員分享工作經驗、講述工作方法4次。“指尖聯學”有廣度。充分運用“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及市、區先鋒公眾號等平臺載體,組織黨員通過線上學習最新政策理論、最優經驗做法,確保黨員教育不存“空檔”、不留“死角”。今年以來,推送各類學習資訊120余條。“上門送學”有溫度。積極開展“上門送學”活動,通過走訪慰問形式,對出行不便的老黨員送去“精神食糧”,確保每名老黨員學習“不缺課”、思想“不掉隊”。今年以來,開展“送門上學”走訪慰問25次,服務老黨員100余人次。
聚焦“管理關”,錘煉本領促效能長效化。干事創業展作為。依托“辦公晨攤”“幸福大集”“聚心茶館”等載體,積極引導黨員干部開展“立足崗位作貢獻”“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員承諾踐諾等活動,在老舊小區改造、矛盾糾紛化解等一線設立黨員先鋒崗14個,開展承諾踐諾事項20余條,累計為群眾辦實事70余件。建言獻策促發展。常態化開展“我為東山發展獻一策”活動,利用春節流動黨員返鄉契機,召開“東山青年說”黨員座談會,舉辦“東山黨員看淮北”活動,引導流動黨員圍繞基層治理等方面建言獻策,今年以來,征集意見建議3條。踐行志愿服務煥活力。開展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行動、亮服務、亮成效“五亮”活動,引導黨員在小區網格治理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60余名黨員主動擔任網格員,15名黨員擔任“聚心茶館”“紫藤小苑”“辦公晨攤”政策宣傳員、矛盾調解員,今年以來,開展黨員志愿服務20余場,助力化解矛盾糾紛30余件。
記者 鄒晨光 通訊員 趙天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