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麻煩您幫幫忙!今天小區瀝青就要鋪完了,可我們4棟門口的路還沒動靜,這可咋整啊?”9月4日上午7點,相山區東街道幸福社區居民董先生急匆匆找到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劉素貞,語氣里滿是焦急。彼時,幸福社區正處于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的關鍵階段,核心施工環節——瀝青鋪設已進入尾聲,董先生所反映的4棟門口路面問題,成為了阻礙改造工程收尾的“攔路虎”。
接到居民訴求后,劉素貞第一時間聯合網格員趙婧趕赴現場核查。經實地查看發現,4棟門口路面之所以無法正常鋪設瀝青,是因為該區域被一片私自搭建的菜園占據。這片菜園的主人是家住4棟居民賈女士,面對社區工作人員的詢問,賈女士坦言:“這片菜園種的都是家常蔬菜,每天都能摘來吃,而且有了這菜園,車輛也不會從樓門口過,能少些噪音和安全隱患,所以我不想拆。”
了解到賈女士的顧慮后,劉素貞與趙婧并未急于推進拆除工作,而是坐下來與賈女士耐心溝通。她們先是肯定了賈女士利用閑置空間種菜的想法,以及希望維護樓前環境的初衷,隨后從老舊小區改造的整體意義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賈女士解釋。同時,工作人員還向賈女士詳細闡述了城市道路使用的相關規范,以及私自搭建菜園可能對鄰里出行造成的影響,并認真征求賈女士對拆除菜園、推進瀝青鋪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經過一番坦誠的溝通,賈女士逐漸理解了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自己的菜園確實影響了整體施工進度和鄰里出行。隨后,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協助下,賈女士很快清理完菜園里的蔬菜,拆除了相關搭建物,為瀝青鋪設工作騰出了空間。當天,施工團隊便順利完成了4棟門口路面的瀝青鋪設,平整的新路得到了居民們的一致認可。
“鋪設的是暖心路,架起的是連心橋。”此次事件的處理,不僅體現了幸福社區工作人員依法辦事的原則性,更彰顯了其以情理為紐帶、心系居民需求的服務溫度。通過耐心溝通化解矛盾,既保障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順利推進,也進一步拉近了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為構建和諧鄰里關系、打造宜居社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趙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