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赴皖南涇縣探尋紅色足跡
傳承奮斗精神
6月25日上午,滁州學院“踏尋革命足跡,傳承奮斗精神”赴皖南涇縣實踐小分隊首先來到了安徽省宣城市昭亭社區舉辦了一場“軍民魚水情“紅色運動會。
運動會于上午8:30在社區文化廣場內的籃球場上正式拉開帷幕,小隊成員邀請了社區的居民,社區服務中心志愿者,社區附近學校學生等來參加了這次運動會,過程中吸引了執勤的社區民警參與進來管理秩序組織大家分組參賽,每隊5-8人,氣氛熱烈,充滿活力。
運動會間隙,實踐小分隊成員結合比賽項目,向參與者簡述了皖南地區的革命歷史。例如,在“紅軍的扁擔”項目后,提及涇縣作為新四軍軍部舊址的背景;在“支援前線”環節,則講述了皖南事變中軍民互助的故事。
接著在6月25日下午,滁州學院"踏尋革命足跡,傳承奮斗精神"實踐小分隊兵分兩路,同時前往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和皖南事變烈士陵園開展紅色教育活動。
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宣城市涇縣云嶺鎮,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1938年8月至1941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此駐扎,指揮華中敵后抗戰,是華中抗日的中流砥柱,被譽為“華中人民的長城”。實踐小分隊一組在隊長王雪晴的帶領下抵達云嶺鎮新四軍軍部舊址。
隊員們首先參觀了軍部司令部舊址展柜中陳列的泛黃電報手稿、磨損的武器裝備、泛舊的軍裝和生活用品,生動還原了1938年至1941年間新四軍在皖南駐扎、訓練、抗戰的歷史場景。
與此同時,由代理隊長鳳琦洲帶領的第二分隊來到涇縣城郊水西山的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在周恩來總理題寫的"千古奇冤"紀念碑前,隊員們整齊列隊,默哀致敬。
參觀紀念館后,兩隊隊員回到宣城市區交流參觀心得。在社區廣場重溫入團誓詞,并學習入黨宣言。鏗鏘有力的誓言在徽派建筑群間回蕩,表達了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的堅定決心。
緊接著6月26日上午,滁州學院"踏尋革命足跡,傳承奮斗精神"實踐小分隊再一次來到了涇縣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對紀念館宣教部孫唯同志進行采訪。聆聽她講述在紅色文化傳播一線的工作經歷與感悟。在這里,宣教部的成員們肩負著傳承與弘揚新四軍精神的重任。
在孫唯同志看來,新四軍軍部舊址所承載的紅色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八w現了新四軍的鐵軍精神,包括聽黨指揮、服務人民、英勇善戰等核心要素?!闭劶皬氖逻@份工作多年的收獲,孫唯同志眼中滿是堅定。“最大的收獲就是自己對新四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也感受到了自己肩負的責任?!?/p>
她不僅分享了自己在紅色文化傳播一線的工作經歷與感悟,還對大學生群體寄予了深切期望,希望大學生們能積極傳承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綻放青春光彩。孫唯同志表示“你們正處于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有著無限的潛力和可能性。我希望你們能夠深入了解新四軍的歷史,理解其中蘊含的鐵軍精神,并將其融入到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p>
采訪結束時,孫唯同志站在紀念館的廣場上,她身后,是那些承載著無數先輩熱血與信念的舊址建筑,而她,以及像她一樣的宣教人員,正用自己的努力,讓這些紅色記憶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砥礪前行。
最后小分隊于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來到了宣城華星外國語學校,高一班級進行紅色宣講活動。
宣講會設在教學樓二樓教室,路過一樓,有幾位大叔正在處理高三,初三畢業后余下的書籍。來到教室,墻上"傳承紅色基因"的標語在陽光下格外醒目。
整個教室宣講結束后,孩子們涌上來圍著他們問個不停?;顒蝇F場,宣講團還向學生贈送了特制的紅色書簽和紀念勛章。
該校高一(3)班班主任于光華老師評價:"這種沉浸式的紅色教育,比課本更直擊心靈。"宣講團創新采用地域化敘事方式,將青弋江等本地元素融入歷史講述,有效增強了學生的情感共鳴。
"紅色故事就像種子,你們愿意聽,愿意講,它就會一直長下去。下課后,隊員們看著教室里的同學們,看見幾個學子正湊在一塊兒討論著剛剛說到的故事。
此次宣講是滁州學院"紅色薪火"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團隊將持續推動紅色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傳播。一點光,一句話,就能讓沉睡的歷史醒來,在新一代的心里,長出新的春天。
滁州學院赴宣城涇縣“探尋革命足跡,傳承奮斗精神”小分隊所有成員在此次實踐過程中,看到戰爭中的血腥,明白勝利果實的來之不易,看到紀念館背后的樁樁件件,表示愿將自己投身于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中,奮斗不止!
最后,感謝所有為本次活動提供支持的紀念館工作人員、指導老師和同行伙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將以革命精神為燈塔,把實踐中汲取的力量轉化為前行的動力,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續寫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奮斗篇章!
通訊員 王雪晴 鄭鈺涵 蘭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