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38℃高溫下,大唐淮北發電廠舊址卻涌動著滾燙的人潮——由老電廠改造的“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正式啟幕。這座承載著華東電網工業記憶的建筑群,化身安徽省首個工業風互動地標,讓老電廠迎來“逆生長”。
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主要包含淮北工業博物館和夔牛天街等項目,是淮北市“工業遺存+IP+科技娛樂”創新模式的成功實踐。其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大唐淮北發電廠,曾是華東電網的主力軍,為城市的發展輸送著源源不斷的電力。如今,經過精心改造,這里已成為城市“新地標”。這種模式將工業遺跡與現代元素相結合,不僅保護了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還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業遺產作為城市文明進程的見證者,不僅承載著真實且相對完整的工業化時代歷史信息,更讓城市精神得以傳承、氣質品格得以延續。一座博物館,一件件工業實物,一幕幕工業影像,不僅留住了淮北工業記憶,也是一代又一代淮北人艱苦奮斗的精神坐標。
走進工業博物館,歷史的氣息撲面而來。一層的圍爐光影劇場,作為首座以“電”為主題的光影秀場,通過獨特的設計和炫目的光影效果,帶領參觀者走進電力的奇幻世界。二層展廳內,詳實的史料、珍貴的圖片生動展現了淮北工業的興盛與發展,讓人感受到煤炭與電力對城市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三層以酒與紡為主題,展示了淮北工業的多元化發展以及綠色轉型的理念。四層科普館趣味十足,七大主題科普區域涵蓋了物理學、天文學以及電力科普等內容,吸引了眾多青少年前來探索知識的奧秘。
記者注意到,此次啟幕邀請了見證淮北工業歷史的老職工。博物館設計還原的許多場景,如井下工作、礦工之家等,讓老員工“穿越”回他們的青春歲月,沉浸式感受深厚的工業文化歷史底蘊。
最讓人矚目的當屬夔牛天街核心主題IP機械夔牛“雷澤君”,小名“雷雷”的夔牛大秀。夔牛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獸,其吼叫聲如同雷鳴。以“夔牛”為IP形象,是工業精神的圖騰化表達,也寓意著城市從煤炭工業到文旅創新的轉型決心。
水霧彌漫間,長21米、寬6米、高10米的巨獸雙眼投射的光束點亮了整個街區,其每一個關節都具備靈活的運轉能力,配合頂尖的聲光特效系統,生動展現夔牛奔騰、嘶吼的雄渾氣勢,給人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震撼。“太震撼了!”現場觀眾驚嘆不已,人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錄像。
“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機械神獸,感覺像科幻電影里的場景!尤其是它突然吼叫的時候,地面都在震動,燈光和煙霧特效特別震撼。和普通景區不一樣,這里更像一個‘活的’博物館,既能看表演又能學到機械知識,很酷!”游客朱培培感慨道。
令人驚嘆的不止機械巨獸,還有豐富多樣的娛樂設施和美食。時空穿梭、23米旋轉塔、海盜船等游樂設備,為年輕人提供了追求速度與激情的場所。親子無動力樂園:親子漂流、淘氣堡等設施,讓孩子們在純真的歡笑中享受親子時光。此外,天街內還有各種特色美食,從傳承多年的地道小吃到緊跟潮流的新式飲品,讓人垂涎欲滴。
從夔牛天街出來,便是充滿創意與活力的夔牛公園。站在入口處,象征著現代工業風的齒輪和牛頭創意設計,傳遞出城市“包容開放,求是創新”的精神。利用老電廠現有建筑結構打造的互動鼓裝置——風雷夔鼓,讓游客跟隨鼓聲進入街區,仿佛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
“本來以為工業遺址會很老舊,沒想到能這么潮!機械夔牛和原來的電廠建筑融合得很好,既有懷舊感又有未來感。街區里的賽博燈光秀、機甲巡游都讓人眼前一亮,讓我能感受到傳統工業技藝和現代科技碰撞的魅力。”游客張艾說道。
此外,開業活動期間還舉辦了豐富多彩的互動體驗活動。夔牛戰隊表演、coser走秀、機甲互動等活動,讓市民和游客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奇幻的世界。展館外的淮北燙面、非遺展品等同樣吸引游客駐足。
賽博朋克般的街區氛圍,科技感十足的燈光裝飾,一應俱全的游樂設施……老電廠的“逆生長”不僅全景式呈現了淮北發展的時代足跡以及淮北工業發展的歷史脈絡,也折射出淮北在城市更新的答卷上交出關于傳承與創新的最優解。
記者手記:
老電廠的車間里凝結著幾代人的汗水。那些在發電機組轟鳴聲中度過的日夜,不僅鍛造了城市的筋骨,更熔鑄出“艱苦奮斗、敢為人先”的工業精神。當最后一臺機組停止運轉時,許多人都在問:這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鋼鐵設施,真的只能成為拆解的廢墟嗎?
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給出了令人驚喜的答案。漫步在保留著工業肌理的建筑間,斑駁的磚墻與全息投影交相輝映,生銹的管道化身藝術裝置,曾經的煤渣場地變成了孩子們歡笑的樂園。“老樹發新芽”的改造理念,讓工業遺產不再是塵封的標本,而是成為流動的城市敘事。淮北老電廠1969文化街區的啟幕,不僅是一個項目的成功,更是一種城市發展哲學的勝利。真正的城市更新,不是推倒重來的粗暴手術,而是如同老樹抽枝般,在保留根脈的基礎上孕育新的生機。這份將工業記憶轉化為文旅IP的巧思,這份讓歷史遺產擁抱未來科技的勇氣,是淮北在探索城市改革發展中交出的“優秀答卷”。
見習記者 陳倩 攝影記者 陳文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