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濉溪縣四鋪鎮新莊村千畝菊田迎來盛放期,第四屆菊花展在絢爛花海中拉開帷幕,吸引淮北及周邊地區游客紛至沓來。這場以菊為媒的文化盛宴背后,一條涵蓋種植、加工、展示、文旅的完整產業鏈正加速運轉,穩定高效的電力供應,則成為推動菊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隱形引擎”。
10月27日,濉溪縣供電公司接到菊花展用電申請。彼時距離菊花展開幕僅剩三天,展區無現成電源,最近的供電點也遠在200米外。面對緊迫需求,濉溪縣供電公司立即啟動“綠色通道”,調配施工力量日夜奮戰。僅一天時間,便完成線路規劃、架桿放線、配電箱接入等全流程作業,將常規需五個工作日的工期壓縮至一個工作日,創下接電新速度。
展覽期間,供電保障并未止步于通電。一臺應急發電車駐守在展區旁,供電員工每日對線路進行特巡,構建起“主供+應急”雙保險供電模式。“從快速接電到全程保電,電力服務讓我們無后顧之憂。”四鋪鎮菊花展負責人李豆豆感慨道。
據了解,四鋪鎮菊花產業已有半個世紀歷史。近年來,當地依托“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逐步構建起集種植、精深加工、農旅融合于一體的產業鏈條。電力賦能在此過程中深度融入各環節:種植端,智能灌溉系統、溫控大棚依靠穩定電力實現精準調控;加工環節,烘干設備、包裝機械的連續運轉,為菊花茶、菊花酒等產品提升了附加值;文旅板塊,夜間燈光秀、文化演出等活動的電力保障,進一步拓展了菊花經濟的時空邊界。
“過去菊花季節性強,現在通過深加工和文旅結合,價值翻了幾番。”李豆豆介紹,本屆展覽首次增設夜間文化活動,電力保障讓“晝賞花、夜觀燈”成為可能。下一步,濉溪縣供電公司正將服務延伸至菊花產業全鏈條:推廣“網上國網”APP的線上辦電、電費查詢等功能,助力菊花種植戶實現“指尖用電”;同時,針對菊花加工企業量身定制能效方案,探索光伏互補等綠色用能模式,進一步降低產業鏈用電成本。
“電力不僅是基礎設施,更是產業升級的催化劑。”濉溪縣供電公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結合鄉鎮規劃,提前布局電網升級,支持冷庫儲存、電商直播等新業態發展,推動菊花產業從“一時盛放”轉向“四季生金”。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李偉 王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