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近年來,我們圍繞全縣中心工作,緊扣‘濉溪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濉溪更有為’的目標任務,認真履行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核心職責,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青春動能。”10月13日,在接受市傳媒中心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共青團濉溪縣委書記周開濟表示。
緊扣服務青年工作生命線,把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向全域推進。周開濟介紹,團濉溪縣委充分發揮商協會“好幫手”作用,舉辦2025年濉溪縣青年創新創業新春年會,為300余名青年企業家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開展“青創會客廳”“青創沙龍”“青創茶敘”等小型化、精準化交流活動20場次,服務創業青年近千人次。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創新實施“青創導師”制度,聘請8名導師開展精準幫扶。承接安徽省青年專家(博士)助農服務團活動,遴選102名專家為濉溪農業企業提供專項技術指導。深化“銀團合作”,為青年創業企業授信6億元,解決資金難題。創新打造“肉牛養殖”“草莓種植”“漁業養殖”等13個團辦青年社團,常態化聯系“新農人”150余人。積極對接長三角城市,與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徐州市賈汪區團委長期共建,建立首個在滬“在外濉溪青年之家”,為在外濉溪籍企業家提供溫馨港灣。引導縣青年創業者協會不斷發展壯大,會員規模達到141家,2024年會員企業稅收貢獻超3.11億元,帶動地方新增就業超600人;標王農牧、米悅門業、柳豐種業等20余家會員企業先后榮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專精特新企業等省級以上榮譽。
打造“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閉環”的工作新格局,全方位、多形式、深層次保障青年來濉溪實踐、就業、逐夢。周開濟告訴記者,自濉溪縣成功入選安徽省青年發展型縣域建設試點以來,縣委、縣政府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體現青春元素,青年教育、住房、婚戀交友、健康等方面均有提升。發布《在濉青年一本通1.0》,將青年迫切需要的辦事服務信息匯編成冊,著力解決濉溪青年關切的“醫食住行”難題。建設運營“青年人才驛站”,為來濉求職、創業青年提供短期免費住宿、政策咨詢、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務。貫徹落實“一專一站兩聯”青年聯系制度,暢通青年反映問題渠道,圍繞創業、婚戀等主題開展調研,形成3篇高質量調研報告。與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簽訂框架共建協議,成立“悅心驛站”。打造“青鴻歸鄉筑夢濉溪”品牌社會實踐活動,2024年以來,吸引300余名大學生返鄉開展見習實習、課題調研、志愿服務。高質量組織承辦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400余名大學生和35個高校團隊開展專項實踐和技術支持活動。健全青年志愿者服務機制,深化“青年突擊隊”等青字號品牌建設,依托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動員廣大青年常態化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濉之宣文藝宣講”志愿服務項目獲省第六屆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文明實踐類金獎,“少年話兵語”榮獲第七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第七屆安徽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文明實踐金獎。打造“一杯青茶”基層治理品牌,設立“青心茶室”,打造青年網格員、司法干警、律師、企業家等相互協作的基層青年治理體系。
對標青少年成長發展需求,構建“預防+保障+救助”三位一體工作體系,讓每一位青少年都能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周開濟表示,團縣委以“守護權益、精準幫扶”為目標,在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開展趣味普法課堂,開展法治宣講進校園、模擬法庭、“團團普法”活動,提高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識,提升辨別是非、自我保護的能力。擦亮希望工程“愛心圓夢大學”項目品牌,扎實開展“語潤新芽”項目等幫扶活動,讓困境青少年感受到黨的溫暖。近三年,團縣委與縣內企業對接,籌集款項270萬余元,籌資助學894名準大學生。春節、六一期間,慰問困境青少年555人,面向全縣困難青少年征集“微心愿”251個,為困境青少年送達“暖冬包裹”,全力為青少年成長發展保駕護航。預計今年通過實施“煥新樂園”公益項目,改造“希望小屋”50間,通過學業輔導、心理疏導、興趣互動,讓小屋成為“成長加油站”,助力青少年勇敢逐夢、向陽而生。
在不斷鞏固傳統領域團建的同時,新興領域團的建設“兩個覆蓋”,也是共青團夯實組織基礎、延伸工作手臂的重要抓手。周開濟介紹,團縣委以強化組織覆蓋與服務效能為核心,深化“兩企三新”領域突破與“青年之家”陣地運營。推行“差異化建團”策略,在全縣非公企業建立團組織1063個,社會組織建立團組織125個,實現組織覆蓋精準落地。持續開展“暖蜂行動”關愛快遞小哥活動,設立“小哥驛站”,提供飲水、充電、休憩等便捷服務,讓“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化。結合“青年夜校”“微光”公益課堂等品牌服務項目,夯實“青年之家”陣地建設,五溝鎮團委“五彩小雨傘”青年之家項目獲評全省一等獎。實施“青春鑄魂”工程,深化“溪有青年說”品牌建設,用“青年青語”打造“行走的思政課”。近三年,舉辦“青馬工程”、團干部培訓、團干部座談會等活動20余場次,覆蓋團干部300余人。做好黨的創新理論“青年化闡釋”,培養紅領巾講解員125名,開展紅色宣講百余場。發展團員8730名,規范“三會兩制一課”,廣泛開展主題教育,構建共青團員、少先隊員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組織2025年新任職少先隊輔導員及少工委主任培訓,推動“黨建帶團建、隊建”機制落實落地。全縣5名青年和2個集體入選2025年安徽青年五四獎章、省新時代青年先鋒、省“兩紅兩優”,縣實驗小學陽光中隊等5個少先隊中隊被命名為全國紅領巾中隊,縣第一實驗學校楊萍獲評全國優秀少先隊輔導員。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作為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團縣委將繼續圍繞全縣發展大局,深化思想政治引領,服務青年成長發展,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持續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推動全縣青年工作提質增效、行穩致遠,為濉溪‘保十爭百’廣泛凝聚青春力量。”談及下一步重點工作,周開濟信心滿懷。
■記者肖干通訊員劉冠群張明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