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電影《鄉村調解員》開機儀式在臨渙古鎮舉行。省文旅廳、濉溪縣政府及臨渙鎮相關負責同志,影片主創團隊,全國十大最受歡迎人民調解員、“中國好人”王士宏等共同見證這一兼具文化意義與地方特色的重要時刻。
《鄉村調解員》以王士宏等摸索出的“一杯茶調解法”為主要內容,藝術再現臨渙鎮茶館調解的創新實踐。導演潘富榮表示,影片將深度融合臨渙古鎮明清石板街、非遺棒棒茶等文旅元素,用方言與民俗展現鄉土溫情和“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的調解傳奇。
“四百里渙水浸潤,六百年茶氣飄香”。濉溪縣素有“紅色熱土、運河故里、茶俗古鎮、琴韻酒鄉”之美譽,本不產茶,因運河古道旁的臨渙古鎮漕運繁華,商賈駐足停歇,遂留下以棒棒茶梗為葉,回龍泉水為基的“棒棒茶”,現已傳承600余年。現有22家茶館中,10多家是老字號,喝棒棒茶、聽淮北大鼓早已融入臨渙古鎮人的血液中。依托飲茶聊事的習俗,本地人遇矛盾糾紛習慣“走,到茶館評評理!”,茶館中自有處事公道有聲望的“茶人”站出來給人評理、說和。2011年以來,臨渙茶館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人王士宏等潛心研究、提煉出“一杯茶”七步調解法,歷經多年打磨完善,成為當地人民調解的“教科書”。
濉溪縣文旅體局局長西鳳介紹,電影既是對“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治理經驗的記錄,更是激活古鎮文旅魅力的契機。隨著鏡頭對準茶館茶客、石板街晨霧,“逛古城、喝棒棒茶”的文旅體驗將通過銀幕走進更多人心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再譜新篇。
記者肖干通訊員程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