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濉溪縣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內墨香伴桂香,20名青少年圍坐品讀“中秋里的中國”。由團濉溪縣委主辦的“我們的節日·中秋”主題活動——“團扇繪中秋雅韻潤童心”在此舉行,通過“文化講解+藝術創作”的沉浸式體驗,讓青少年在團扇方寸間觸摸傳統節日的文化溫度,感悟“團圓”的精神內核。
活動以“團扇里的中秋密碼”拉開帷幕。主講老師駱瑤從“為何團扇是中秋傳統信物”切入,結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等經典傳說,生動闡釋團扇“團圓、美滿”的文化寓意。“團扇形如滿月,自古便是中秋贈禮佳物,承載著人們對家庭團聚、生活圓滿的期盼。”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不僅了解了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更從“團圓”的象征意義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隨后的創作環節以“玉兔望月”“月滿玉桂”為主題展開。孩子們手持空白團扇,先用鉛筆勾勒線條:有的畫出憨態可掬的玉兔仰頭望月,有的描繪金桂飄香下的圓月高懸,還有的在扇面角落添上小巧的月餅與燈籠。調配色彩時,柔和的鵝黃、清雅的月白、溫暖的橘紅在筆尖交融,將中秋夜的靜謐與喜慶躍然“扇”上。一個半小時里,孩子們時而專注勾線,時而與同伴交流創意,筆墨間既有對傳統元素的傳承,也有充滿童趣的個性表達。
下一步,團縣委將持續發揮組織優勢,通過“我們的節日”系列主題活動,推動青少年在實踐體驗中厚植家國情懷,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活起來”“傳下去”。
記者閆肅
通訊員徐雅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