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新辦不鋪張,喜事簡辦有溫度。10月2日,濉溪縣南坪鎮黃溝村舉行一場簡約而不失溫馨的婚禮,沒有奢華的排場,沒有高額的彩禮,卻處處涌動著真摯的祝福。
與以往村里婚禮動輒三四十桌的“大場面”不同,在“大總”的張羅下,這場婚禮的酒席,從原計劃的35桌左右縮減至15桌,每桌的標準也從1200元降至800元,用簡約的方式傳遞了婚禮的溫馨。婚禮現場,濉溪縣委宣傳部三級調研員丁懷軍為新人送上鮮花,南坪鎮黨委書記張偉為他們頒發移風易俗紀念證書。
新郎楊社是黨員,還是一名光榮的退伍軍人,正在安徽師范大學讀研,新娘寧靜是武漢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現為一名高中教師。談婚論嫁時,兩人主動與家人溝通:“現在都在倡導移風易俗,我們要帶頭踐行移風易俗,堅決不搞‘天價彩禮’,不鋪張浪費,婚姻的幸福不在于彩禮多少,而在于兩個人是否同心同德。”得知兩人的想法后,雙方父母達成共識一切從簡。此外,按照女方當地原本的習俗,彩禮在15萬元左右,最終只象征性地收了6.6萬元,還將投入小兩口未來的生活與事業。
這場“輕裝上陣”的婚禮,成為濉溪縣倡導文明婚俗的生動示范。2017年以來,當地啟動移風易俗工作,堅持高位推進,突出重點關鍵,發揮“大總”引導作用,積極引導群眾摒棄陳規陋習,卸下“人情包袱”,把更多精力放在家庭幸福、事業發展上,并于2023年入選安徽省第二批婚俗改革實驗區。
在南坪鎮,黨政班子成員以身作則,多次參與集體婚禮、入戶道賀,宣講新風理念。鎮上推薦黃溝村村委會副主任楊青等優秀“大總”加入縣級大總協會,引導“大總”用群眾喜歡聽、易接受的鄉音土話,引導群眾紅白事簡辦,減輕人情往來負擔,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做好群眾辦理婚喪嫁娶事宜的“大文章”。積極推薦評選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實施“以文化人”惠民工程,群眾自創的《移風易俗煥新顏》《快板夸南坪》等移風易俗文藝節目引起強烈反響,群眾參與自覺性持續增強,踴躍爭當“彩禮不超過8萬元、酒席不超過15桌”等移風易俗帶頭人、文明鄉風倡導者。
如今,濉溪城鄉簡辦婚事的家庭日益增多。文明新風不僅減輕了群眾婚嫁負擔,更成為鄉村振興的溫暖動力,讓“產業興旺、鄉風文明”的圖景愈發清晰。
記者肖干通訊員宮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