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時節,糧歸倉、種入地,是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關鍵節點。為確保秋糧顆粒歸倉、秋播不誤農時,連日來,濉溪縣雙堆集鎮主動靠前、精準發力,以氣象研判為科學依據,為全鎮農戶繪制了一張清晰務實的“三秋”農業生產“路線圖”,為農事推進保駕護航。
精準研判,讓“路線圖”有科學支撐。雙堆集鎮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發布的降水、降溫等關鍵氣象信息,組織農業技術人員結合本地土壤墑情、作物長勢開展綜合研判,第一時間通過村廣播、村民微信群、入戶走訪等多種渠道,向農戶發布秋收進度提醒、秋播適宜期預報、病蟲害防治要點等農事指導建議。“以前收玉米全看天,現在鎮里提前通知天氣,還給我們提種糧的指導意見,真是幫了大忙!”鄒圩村村民周進步說,有了科學指導,農戶告別了“盲目跟風”種糧,心里更有底氣。
聚焦關鍵,讓“路線圖”有實操價值。圍繞“搶收、保糧、適播”三個核心環節,雙堆集鎮針對性制訂專項指導方案,靶向破解農戶急難愁盼。在“搶收”環節,鎮里協調調配收割機、運輸車輛等農機設備1800余臺(套),組建多支農機服務小分隊,為缺乏勞動力的留守農戶、困難家庭提供“代收割”服務,確保成熟作物應收盡收、顆粒歸倉;在“保糧”環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手把手指導農戶做好玉米、大豆等秋糧的晾曬、通風、倉儲工作,細致講解霉變預防、蟲害防治技巧,全力守護好農戶的“糧袋子”;在“適播”環節,技術人員根據不同地塊的土壤肥力、灌溉條件,精準推薦優質小麥品種,普及測土配方施肥、深耕整地、秸稈還田等科學播種技術,為來年夏糧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主動服務,讓“路線圖”見民生溫度。雙堆集鎮將“三秋”農業生產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組織黨員干部、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下沉田間地頭、農資市場,排查并解決生產難題。針對部分地塊地勢低洼、易積水的問題,鎮里協調機械、組織人力疏通排水溝渠,做好清溝瀝水工作,保障秋播地塊墑情適宜;開展農資市場專項大檢查,重點對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產品的質量、生產日期、合格證等進行細致查驗,同時向農民群眾宣傳農資打假相關法律法規,普及農資識假辨假常識,引導農民通過正規渠道科學選購農資產品,為全鎮農業生產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筑牢“防護線”。
從科學研判定方向,到精準服務解難題,雙堆集鎮以一張“三秋”農業生產“路線圖”串聯起干部的責任與擔當。這張“圖”既守住了秋糧豐收的底線,也穩住了秋播生產的節奏,更用扎實的舉措、貼心的服務,為全鎮農戶書寫了一份“保豐收、穩民心”的合格答卷。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范勝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