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蓋換了,道路平了,積水退了,出門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啦……”日前,看到南門新修的人行道,濉溪縣城碧桂園小區居民紛紛點贊。今年以來,縣城管局市政工程隊黨支部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努力用一張張“問題清單”,換來一份份“幸福賬單”。
腳步丈量民意,把“問題清單”摸上來。市政工程隊黨支部踐行“四下基層”工作法,今年5月,黨員小分隊來到沱河路四方商場周邊,挨家挨戶發放城市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反饋滿意率100%。以“零不滿意”為新起點,持續通過12345熱線、‘城管面對面’等渠道收集道路破損、井蓋沉降、雨天積水等問題23件,全部建立臺賬、掛牌銷號。
速度回應民聲,把“實事清單”落下去。3月18日,虎山南路與安全巷交叉口井蓋破損,市政工程隊黨支部立即啟動“即報即修”機制,30分鐘到場、3小時更換完畢,周邊商戶拍手叫好。4月20日,閘河路污水外溢,黨員突擊隊頂著惡臭連續作業2個小時,路面恢復潔凈。5月27日,烈山南路佑家生鮮超市門口7處窨井堵塞,支部調來高壓沖洗車、吸污車,連續奮戰48小時,疏通管線160米,讓“堵心”變“舒心”。7月1日,淮海路人行道破損,20名黨員志愿者冒著酷暑更換地磚50余塊,半天時間還路于民,過往行人直呼“腳底踏實、心里踏實”。
黨旗飄在一線,把“紅色堤壩”筑起來。8月26日,暴雨突襲濉溪縣,沱河路低洼地段積水成河。市政工程隊黨支部吹響黨員“集結號”,20名志愿者兵分三路,一路徒手清掏排水口,一路架設3臺抽水泵,一路在立交橋下值守引導車輛,連續8小時抽排積水3000立方米,確保早高峰前道路暢通。
服務送到家門,把“幸福溫度”提上來。市政工程隊黨支部把每月一次的“城管進社區服務面對面”搬到社區廣場,現場受理咨詢、辦理投訴。把“黨員固定活動日”送進背街小巷,累計開展環境整治、窨井蓋宣傳等志愿服務12場次,清理垃圾4噸、擦洗設施200余處。黨員們用一次次彎腰、一把把鐵鍬,讓群眾看到變化、感到溫暖。
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釘釘子精神,把小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讓成效更加看得見、摸得著。”市政工程隊黨支部書記張玉臣表示。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李春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