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濉溪縣南坪鎮,“小推車”心連心服務站羅鋒調解室宛如一座溫暖的港灣,為群眾化解矛盾,帶來和諧與安寧。
調解室的主人羅鋒,是一位有群眾基礎的基層干部。擔任半鋪村村委會主任14年,現任半鋪村黨總支副書記。2022年10月,他牽頭組建“小推車”心連心羅鋒調解室。
走進調解室,窗明幾凈,制度健全,物品擺放整齊有序,40多面錦旗、牌匾格外醒目,這是群眾對羅鋒調解工作的高度認可與贊譽。僅僅兩年多時間,這里就成了遠近鄉鄰遇事首先想到的“說理地兒”。
羅鋒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調解理念,創新運用“六推調解法”:推準化解之向,通過實地走訪、傾聽訴求等方式摸清矛盾根源;推上守法之路,運用“喝茶講法”“藝術普法”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識;推開矛盾之結,通過傳播紅色文化,講述傳統美德等故事?化解矛盾;推平糾紛之溝,組織黨員干部、鄉賢等群體參與調解;推快調解之速,運用贊美、心理疏導等技巧緩解矛盾和雙方情緒;推上和諧之車,注重案后跟進、鞏固調解成果、防止矛盾反彈。農忙時,他主動跑到田間地頭調停矛盾;當事人身體有恙,他趕到當事人家中處理糾紛;遇到積怨難消的當事人,他還會邀約雙方至調解室,以茶釋怨。
南坪鎮澮河北岸,是南坪集阻擊戰的事發地。羅鋒不僅在調解矛盾上成績斐然,還十分注重傳播紅色文化和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他堅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黨的聲音傳播到農村千家萬戶。同時,利用自家宅院,搭建文化長廊、戲臺、茶館,為當地百姓創造了休閑娛樂的文化場所。
多少個冬日,凜冽寒風擋不住羅鋒無私奉獻的腳步;多少個夏日,烈日炎炎映照著他忙碌奔波的身影。在他的調解生涯中,有許多典型案例令人印象深刻。2024年3月,南坪鎮半鋪村一家鞋廠,50多名當地群眾為討要工資款聚在一起,廠方難以滿足要求,討薪工人和家屬情緒激動,場面失控。羅鋒聞訊后立刻趕赴現場,主動介入調解。他詳細了解企業情況和工人訴求,耐心細致地做雙方思想工作,最終使雙方達成支付拖欠工資款協議。
“百善孝為先”“讓他三尺又何妨”等句子和故事,常出現在他的調解現場和電話中。他用心對待調解工作,用情對待當事人訴求。據統計,截至目前,他已成功調解矛盾糾紛司法確認案件380余起,其他矛盾糾紛1000余件,大大減輕了當地訴、訪、治安壓力。“每調解一起糾紛,我都力爭做到以法服人,以真心耐心感動人。”羅鋒說道。深知做調解工作要多換位思考的他,總是將心比心,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里。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鄒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