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濉溪縣劉橋鎮聚焦新環境、新鄰里、新生活,依托搬遷安置小區建設“幸福鄰里”基層治理創新項目。創新實施跨村聯建模式,以“人緣、事緣、趣緣”為切入點,打造集基層黨建、矛盾調處、便民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多功能服務中心,探索黨建引領下的跨村域基層治理新路徑,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
機制聯動,筑牢治理基礎。劉橋鎮“幸福鄰里”覆蓋彭樓村、前呂樓村2個行政村,運營至今,不斷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以“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為核心,聚焦規范“一個標準”,調動“兩個主體”,健全“四大機制”,抓好“五個治理”,實現聯建區域運營管理服務規范一致,凝聚跨村聯建合力,推動項目制度化、規范化運行,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的治理網絡,全面提升跨村治理效能。
服務聯心,凝聚黨群合力。采用“線上+線下”雙渠道征集群眾需求,線上通過微信群搭建訴求平臺,線下組織黨員、網格員定期入戶走訪,創新實行交叉入戶和共同入戶走訪機制。推行“菜單式”服務,服務項目在兩村間開放共享、資源互補。截至目前,動員兩村黨員200余人次,開展志愿服務260余次,辦理兩村群眾訴求380余件,有效增進鄰里及干群關系。
治理聯效,破解民生難題。充分挖掘兩村人才資源,打造由原劉橋派出所經驗豐富輔警賈敬功同志牽頭的鄰里糾紛調解平臺——老賈工作室。工作室運用“四字工作法”和“四早”處理機制,共接待兩村來訪群眾800余人次,成功調處矛盾糾紛400余起,幫助群眾解決困難500余件,開展法治宣傳80余次,成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跨村治理樞紐。
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據介紹,劉橋鎮將持續深化“幸福鄰里”跨村聯建模式,完善聯建機制,培育壯大跨村治理骨干隊伍,拓展“連心小院”等共享陣地功能與覆蓋面,著力構建資源整合、多元參與、鄰里和睦、區域安定、群眾滿意、黨建共強的跨村治理新格局。
記者 肖干 通訊員 戴夢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