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負著“德馨于行”的擔當,懷揣著“技精于勤”的執著,多年來,濉溪縣人民醫院在守護百姓健康的征程上,書寫了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德技雙馨”答卷,一批批以仁心護佑生命、醫術精進不止的醫師們在相城大地上嶄露頭角、發光發熱。
值此第八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濉溪縣人民醫院于8月16日上午,舉行2025年“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向堅守在醫療服務各條戰線的醫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節日的祝福,激勵大家心向黨、跟黨走,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
大會現場,全體人員共同見證了激動人心的表彰時刻:四級手術收治之星、微創手術之星、介入治療之星、危重搶救之星、2025年度“十佳醫生”榮譽獲得者,院內急救技能競賽、2025年上半年優秀病歷評選獲獎者分別上臺領取證書。
每一項榮譽,都是日復一日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的結晶;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堅定守護。頒獎的那一刻,閃光燈集聚臺上,是豐收的喜悅,是努力后的欣慰,是對奉獻的肯定……一切都融入時間的齒輪,接受人民群眾的“檢閱”。
“基層醫護人員是距離百姓最近的隊伍,要成為鄉親們堅實的‘健康靠山’。”“醫德的溫度就是生命的溫度。凌晨監護儀報警聲、深夜實驗室的危急值檢驗報告、一項項新技術的開展,都見證著我們的堅守。”村醫代表濉溪鎮分院蒙村衛生室徐夢婷、“十佳醫生”獲獎代表新生兒科王波二人的發言觸人心弦,引發共鳴。
醫道漫漫,既有技術攻堅的硬仗,也有服務群眾的細活。只要廣大醫師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攻不下的關。縣衛健委黨組書記、主任吳亮在講話中,結合全縣衛生健康工作的整體布局,對醫院提出三點期望:以“三個一”暖心服務為抓手,推動醫療服務從“滿意”向“感動”升級。以醫共體建設為紐帶,構建“縣域一體、上下聯動”的健康網絡。以能力提升為核心,打造“技術過硬、學科領先”的區域標桿。
濉溪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楊發武在主持大會時說:“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是對醫者使命的精準詮釋。我們以作風建設為抓手,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錘煉醫術的同時涵養醫德,正是對這一理念的踐行。而這份踐行,始終得到上級部門的引領與鞭策,讓我們在‘德為基、技為翼’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濉溪縣人民醫院院長侯晉在采訪中說:“醫療服務的溫度,不僅體現在流程優化的“便捷度”,更在于對患者需求的感知力。要始終堅持‘三個一’暖心服務理念,即多一點微笑、多一句問候、多一句解答,跳出‘完成服務指標’的思維,從患者視角重構服務鏈條。”
讓奮斗者獲榮光、實干者得尊崇;搭建成長階梯,讓每一份堅守都有回響、每一次精進都有舞臺。
唯有持續為醫院發展賦能、為醫師成長護航,才能筑牢衛健事業的根基。
近年來,濉溪縣醫院駛入發展快車道,院區裝修改造升級、分院建成投用,就診環境愈發舒適、人性化設施日趨完善、醫療技術持續精進。這份發展與突破的背后,凝結著全院醫師“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執著堅守,彰顯了我市醫療衛生體系服務百姓健康的扎實成效。
今年上半年,全院秉持“三到服務”“三個一服務”理念,交出了一份飽含汗水的答卷:診療人次同比增長4.7%,縣外住院占比同比下降1.31個百分點;成功實施5例高難度心臟大外科手術,2024年以來累計達8例;聚焦精細化管理,嚴格按照“以事定崗、以崗定人”原則,推行行政職能科室、醫技科室職工競聘上崗制度,整合優化47人,下沉鄉鎮衛生院及其他相關科室;開展中層干部競聘測評,完成行政職能科室25個管理崗競聘;深入推進“暖心服務”工程,讓就醫之路少了隔閡、多了溫度。這些成績取得的背后,是群眾日漸深厚的信任。
用精湛的醫術筑牢守護人民生命健康的堡壘,濉溪縣人民醫院全體醫師們一直在努力!
通訊員 穆廷法/文
記者 黃鶴鳴
通訊員 高雪茹/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