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濉溪縣關工委高度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聚焦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以“五育”并舉為核心,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長全過程,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以德育心,厚植思想根基。深挖紅色資源,組織青少年實地參觀雙堆集烈士陵園、臨渙文昌宮等紅色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邀請“五老”講述本土革命故事,編纂《雙堆集殲滅戰》《決戰淮海》等適合青少年的紅色讀本。強化儀式教育,在清明、國慶等重要節點,組織青少年赴基地舉行入隊、入團儀式和祭掃英烈、集體宣誓等活動,引導青少年在紅色熏陶中厚植家國情懷,樹立正確三觀,為心理健康奠定堅實思想基礎。
以智慧心,提升應對能力。針對不同時段學生特點,推動學校優化心理健康課程。創新教育形式,如縣實驗小學通過紅領巾廣播開設五分鐘“星火小講堂”。任集中心學校通過播放法治教育視頻,以分組討論等形式深化教育效果。圍繞“心理健康”“預防校園欺凌”等主題,結合案例互動講解,增強青少年自我保護意識,提升運用知識化解成長困惑的能力。
以體強心,錘煉堅韌品格。聯合學校與社會各界,常態化開展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等體育賽事。引導青少年在揮灑汗水中釋放壓力,在團隊協作中培養堅韌意志,通過在強健體魄中鍛造陽光心態,增強應對挫折的心理韌性。
以美潤心,滋養心靈成長。拓展美育載體,開展書法繪畫攝影展覽、文藝匯演等美育活動,鼓勵青少年參與藝術創作。搭建展示平臺,縣關工委聯合相關部門舉辦“校園詩詞楹聯原創大賽”“原創詩詞朗誦會”“創新作文大賽”等,引導青少年在藝術創作與欣賞中發現美、創造美,實現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美的熏陶中獲得心靈滋養和潤澤,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以勞健心,培育責任擔當。聚焦勞動素養培育,強化勞動教育,推動學校開設勞動課程,組織學生參與校園綠植養護、衛生清掃。拓展實踐平臺,聯合村(社區)開展關愛孤寡老人、環保公益等志愿服務及其他社會勞動實踐,讓青少年在勞動中體驗付出與收獲,錘煉意志品格、涵養責任和擔當,實現知行合一的心理成長。
通訊員 李艷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