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濉溪縣四知堂書院,墨香裊裊,木韻悠悠。炎炎夏日,楊景書刻工作室現代刻字暑期公益班正式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20余名在校大學生及刻字愛好者齊聚一堂。公益班不僅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平臺,更在傳承與創新碰撞中,引領參與者深度感受現代刻字藝術的獨特魅力。
據悉,公益班將通過理論講解、技法實操、作品點評等環節,系統傳授現代刻字的創作理念與技藝。在楊景及團隊的指導下,學員們將探索文字與空間的藝術關系,最終獨立完成自己的刻字作品。
雖冠以“現代”之名,刻字藝術卻深深植根于中華數千年的文字鐫刻傳統。其發展脈絡可追溯至甲骨文時期,先民以刀刻骨,開創文字鐫刻先河;商周金文熔青銅與文字于一爐,鑄就莊重典雅的廟堂氣象;秦漢碑刻與印章藝術則推動刻字從實用走向審美,奠定了“書刻同源”的藝術根基。近年來,藝術家們突破載體局限,將木材、磚石、金屬、陶瓷、紫砂等多元材料納入創作,融合書法、繪畫、雕塑等跨界理念,開創了“以刀代筆、以材載意”的全新藝術形態。
記者 王守明 通訊員 陸榮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