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如何識別肺炎?怎樣預防肺炎?為什么秋冬季肺炎高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日前采訪了淮北礦工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劉自力。
“肺炎是全球范圍內導致感染性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對兒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構成嚴重威脅。很多人誤以為肺炎就是感冒加重,其實不然。”劉自力告訴記者,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等引起。當病原體侵入肺部,會引起免疫反應,導致肺泡充滿液體或膿液,影響呼吸功能。細菌性肺炎是最常見的肺炎,也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我們呼吁大家關注肺炎防治,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呼吸健康。”
“肺炎癥狀因年齡、病原體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劉自力介紹,肺炎常見癥狀包括咳嗽、咳痰,可能伴有黃綠色痰或痰中帶血;持續發燒,高熱不退;呼吸困難,感覺氣短、氣促;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等。其中,嬰幼兒可能表現為拒食、煩躁、呼吸急促;老年人癥狀可能不典型,如意識模糊、低體溫;免疫力低下者病情進展快,癥狀嚴重。
為什么秋冬季節肺炎高發呢?劉自力表示,秋冬季氣溫下降,寒冷使毛細血管收縮,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人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或細菌的感染,進而引發咳嗽、感冒、肺炎。天氣寒冷時,人們習慣緊閉門窗,空氣不流通,加上室內活動增多,增加了病原體傳播機會。此外,秋冬季節空氣十分干燥,生冷、干燥的空氣會影響人體的呼吸系統,也容易誘發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預防遠勝于治療。劉自力表示,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肺炎的第一道防線。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預防肺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勤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人群密集場所或呼吸道疾病高發季節佩戴口罩;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保證充足睡眠,增強身體抵抗力;吸煙和過量飲酒會損害肺部健康,增加感染風險,所以要戒煙限酒;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劉自力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等肺炎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完成治療,避免病情加重或復發。“特別是嬰幼兒、兒童、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免疫系統受損者等特殊人群,更容易患上肺炎,需要特別關注。”
記者 詹巖 通訊員 楊家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