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通知到基層,反饋遲緩要批評,若問這事誰負責,打你三百不留情!”近日,中煤三建陰灣煤礦的“辣味分享會”上,職工自編的“土味快板”一響起,就讓在場干部坐不住了。這些帶著“火藥味”的話語,在項目部黨支部書記張猛看來,卻是改進工作的“清醒劑”,他手里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待辦事項。
職工的聲音能快速傳上去,更能高效落下來。在礦長辦公室門口的“礦長信箱”旁,新增的二維碼成了“直通鍵”。機運隊職工劉鑫親身體驗過:“早上反映礦靴磨腳,下午后勤就來核實情況,還把供貨商的新方案第一時間反饋給我。”
井下隱患上報也變得像發朋友圈一樣便捷。通風工李明明發現巷道積水,拍照上傳后沒多久,維修組就“點贊”響應,3小時后,處理進展已更新在系統里。從“辣味分享會”的“真辣”到工作中的“實在甜”,正是陰灣煤礦用行動寫下的答卷。
聯建樓公示欄里,上月“乘車難”問題的整改流程圖格外顯眼。過去早班車少,職工在井口要排隊半小時,如今不僅加了車次,還設了錯峰檢身通道。
職工的“心事兒”也被放在心上。心理疏導室里,協管員張清秀正用中醫“望聞問切”的法子,給違章職工做疏導,墻上“安全心理診所”的牌子格外暖心。每月一次的“吐槽大會”更是人氣爆棚,職工們對著橡皮人把煩心事一吐為快,心里的疙瘩慢慢就解開了。
安全礦長王雷的手機上,職工入井情況實時更新,他每天都要刷好幾遍:“就跟看直播似的,哪有問題,馬上能調度解決。”食堂里,新開的清淡窗口前排起長隊,老師傅們再也不用就著茶水涮菜吃了,飯菜里多了份“貼心味”。
“現在從上到下,干部們是真把職工的話當‘令箭’了。”項目部經理歐陽長遠的感慨,道出了這場“解難閉環”的核心——職工的呼聲在哪里,解決的腳步就追到哪里。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李繼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