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濉溪縣人民醫院心內二科成功為一名老年患者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AVR),讓老人煥發“心”生。該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濉溪縣人民醫院在復雜心臟瓣膜病的診療領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濉溪縣及周邊縣域的患者今后在“家門口”即可享受結構性心臟病的全方位、高質量的診療服務。
患者袁老先生因頻繁出現胸悶、胸痛、氣促、乏力、勞力性呼吸困難等癥狀,到該院心內二科就診,自訴出現上訴癥狀已有2年多,最近1個月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結合心臟彩超及相關檢查后,診斷老人為主動脈中到重度狹窄及關閉不全。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容易導致患者胸悶痛、暈厥、心衰甚至猝死,在沒有正確治療情況下,2至3年內病死率高達50%至75%,所以必須從根源上把“門”修好。由于患者高齡傳統開胸手術風險高,經多學科團隊綜合評估,最終決定采用微創TAVR技術進行治療。
為了更好解決患者的“心頭大患”,侯晉院長及吳運虎主任領導的介入團隊高度重視,開展由心內科、放射科、胸外科、心臟超聲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等專科組成的多學科研討,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和術后康復計劃。在蚌醫一附院張恒教授、唐碧教授、劉進軍教授及麻醉、超聲、護理組成的專家團隊指導下,通過密切協作以及過硬的手術操作,精準地將瓣膜順利經過血管輸送到主動脈瓣處釋放,手術用時2小時。術后造影顯示,人工瓣膜位置形態良好,術后跨瓣壓差即刻改善,手術成功。
TAVR手術即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也稱TAVI手術,是通過輸送系統將人工瓣膜送至主動脈瓣環的位置并釋放、固定于主動脈瓣環,代替患者發生病變的主動脈瓣的手術。相比傳統的外科手術,TAVR無需體外循環,避免開胸手術創傷,幾乎無明顯的失血情況,麻醉時間更短、創傷更小、恢復更快,為存在外科手術禁忌癥或手術風險高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濉溪縣人民醫院將以此次成功開展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為新的起點,繼續拓展優質的醫療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團結一心,為更多的心臟瓣膜病患者提供優質、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更好地為廣大群眾的“心”健康保駕護航。
通訊員張鵬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