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企業的質量榮譽,我們順利拿到了‘皖質貸’授信,不僅額度高、利率優,審批還特別快,解了生產經營的燃眉之急!”9月13日,提及“皖質貸”,淮北某新材料企業負責人贊不絕口。
2025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多部門創新推出“皖質貸”質量融資增信模式,以質量為橋梁、以金融為紐帶,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引導企業走“以質取勝”之路,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政策引路,機制創新破融資壁壘
“皖質貸”的順利推進,離不開政策的精準引領和機制的協同創新。
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發改委、財政局、金融監管局等多部門印發實施意見,明確將“質量成效”與“信貸支持”直接掛鉤:對取得政府質量獎、參與標準制修訂、擁有質量品牌榮譽的企業,推出1、2、3號分級信貸產品,質量資信等級越高,貸款額度越充足、利率越優惠。
為讓政策惠及更多企業,我市構建“政策宣講+媒體宣傳+聯席會議”三維推廣體系,通過政策解讀會、“皖質貸”平臺、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擴大知曉度;同時建立跨部門聯絡員制度,打破信息壁壘,形成“政府搭臺、部門聯動、銀企唱戲”的高效工作格局,讓優質企業精準對接金融資源。
精準畫像,銀企對接實現“雙向奔赴”
“皖質貸”的核心在于“精準”——既精準篩選優質企業,又精準匹配金融服務。
我市聚焦精細化工新材料、鋁基高端金屬材料、綠色食品等特色產業,全面摸排擁有質量榮譽的企業,梳理形成600余家優質企業清單,推薦納入質量融資增信庫,其中中小微企業106家、民營企業181家。
在此基礎上,我市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通過“皖質貸”公眾推進會、專場對接會等形式,引導銀行針對企業需求開發“一企一策”專屬產品。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4家金融機構紛紛推出特色“皖質貸”產品包,實現“質量優勢”與“金融支持”的深度融合。僅2025年1月以來,“皖質貸”累計授信就達156億元,發放貸款52.28億元,惠及企業412家。
數據賦能,高效服務讓企業“貸”得省心
“以前貸款流程繁瑣,現在通過‘皖質貸’平臺,線上就能完成信息核驗和審批,不到10個工作日貸款就到賬了!”高效的融資體驗,源于我市對“皖質貸”服務的持續優化。
我市建立質量要素信息采集共享機制,動態更新企業名單并推送至省市信用信息平臺,以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安徽站)為“唯一出口”,向金融機構開放企業信用、質量評價等信息,實現授信放貸全流程線上辦理,融資效率提升38%。同時,金融機構建立“專項規模、專業團隊、專屬產品、專門流程、專項風控”的“五專”機制,徽商銀行等機構通過大數據優化審批流程,讓企業融資更省心、更高效。
成效顯著,金融活水滋養萬千企業
如今,“皖質貸”已成為淮北市激勵企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淮北三區一縣實現“皖質貸”全域100%覆蓋,累計惠及企業590家,其中中小微企業566家、民營企業520家,累計授信額度達185.3億元,發放貸款85.31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皖質貸’從‘增量’向‘提質’躍升。”市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小微企業質量培育,聚焦企業融資需求,讓更多“以質取勝”的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劉慶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