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山區聚焦不同黨員群體需求,打破傳統黨員教育培訓模式,創新推出靈活便捷送學服務,把“固定講臺”變為“行走課堂”,不斷增強黨員教育培訓吸引力和感染力,讓黨員教育教出實效,育出質效。
建強師資隊伍,提升授課質量。組建送學服務師資庫,通過“個人自薦+組織推薦+定向邀約”等方式,擇優選聘講師,構建“特聘專家+黨政領導+黨校教師+基層干部+鄉土人才”五位一體師資體系,首批入庫67人。邀請市委講師團成員對送學講師進行集中培訓,先后組織黨課“交流會”“分享會”等練兵活動28場次,分類研討分析、促進學習交流,系統提升授課水平。構建“送學質量+群眾滿意度+基層反饋”三維評估體系,對表現不佳、后期不能有效改進的送學講師進行動態調整。
精準對接需求,豐富課程資源。緊密聯系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黨員思想實際和工作需求,差異化匹配培訓內容,科學制定黨員教育“課程表”,落實“按需排課、固定派單、自主點單、擇優送課”制度。打造“送學服務N件套”工作載體,將學習資料與政策宣傳、產業發展、民情收集等相結合,推動送學內容與“雙招雙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重點任務同頻共振,力促黨員教育從知識傳授向能力提升的學用轉化。今年以來,相繼推出7部精品課程。
創新宣講方式,激活黨課活力。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紅色教育基地、廠礦企業、田間地頭等場所打造22個現場教學點,將課堂從“會場”搬到“現場”,打造“研學式”“沉浸式”“互動式”課堂32期,覆蓋1200余人次。組織送學講師深入老黨員、困難黨員等家中,開展“送課到家”活動32次。注重將送學服務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訪企入村”專題行動相結合,引導黨員在營商環境、移風易俗、綜治維穩等基層一線亮身份、解難題,累計解決用工用地、融資需求、信訪隱患等問題180余件。
記者 王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