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山經濟開發區,一場由人大代表主導的項目幫扶行動正持續顯效。近日,備受關注的鴻凱食品項目在開發區人大代表全程跟蹤服務下,成功突破落地瓶頸,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
作為園區重點引進項目,鴻凱食品項目的落地過程并非一帆風順。資料缺失讓項目“身份”難以認定,熱源供應不足制約生產運行,環評審批環節復雜影響開工進度。面對這些難題,開發區人大代表主動擔當,成立專項服務小組,開展“一對一”精準幫扶。
在解決項目準入資格問題上,代表們化身“檔案員”,深入查閱歷史資料、走訪多個部門,最終出具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專項證明文件。針對供熱難題,代表們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協調能源部門現場辦公,創新提出“分布式能源站”解決方案,既保障了生產需求,又控制了運營成本。
“從項目對接到問題解決,人大代表始終和我們站在一起。”鴻凱食品項目負責人感慨地說,“特別是在環評審批環節,代表們提前介入指導,幫我們節省了至少1個月的時間。”
這種“全程式”服務已成為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的特色舉措。如今,在人大代表助力下,鴻凱食品項目已基本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即將開工建設。據統計,通過人大代表牽頭協調,已累計為園區企業解決各類發展難題10余項,平均縮短項目落地周期30%以上。
烈山經濟開發區人大代表郭立洋表示:“我們將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把服務延伸到項目建設的每個環節,讓更多企業感受到園區的誠意與效率、服務的溫度與速度。”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王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