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在舉國歡慶之際,我市首個“代表直播間”在烈山區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心實踐站正式啟用。這一由烈山區人大常委會牽頭搭建的平臺,迎來了首批“主播”——烈山區旅游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劉恒奎與由烈山區選舉產生的基層一線市人大代表邵景衛。他們一改往日會場審議的嚴肅形象,化身“文旅推介員”,通過數字平臺為家鄉文旅產業代言。這既是一次生動的文旅推廣,更是新時代人大代表拓展履職渠道、密切聯系群眾、主動服務發展的創新探索。
從會場到云端,為民初心不變
“大家好,我是市人大代表邵景衛,今天在代表直播間與大家一道‘云游’烈山,感受城市魅力,共話文旅發展。”親切的開場白迅速拉近了與網友的距離,標志著人大代表履職邁入“云端化、數字化”新階段。
這場直播是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崗位和行業優勢,踐行“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履職承諾。開播前,邵景衛與文旅部門人員一道前往各景點拍照、錄短視頻,取回一手資料,提高推介真實性,做足前期準備工作。邵景衛在交流中感慨地說:“從審議議案到‘屏對屏’對話,從建言獻策到為家鄉‘代言’,變的只是履職的形式和場景,不變的是‘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為民初心。”
直播間不僅是新技術賦能履職的體現,更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通過實時互動、即時反饋,代表與群眾的聯系變得更緊密更直接,真正實現了“民聲”上網、“民意”入網、“民生”連網。
精準推介文旅資源,助力區域發展
這場直播并非簡單的宣傳推介,而是為烈山區文旅發展“站臺”。直播中,文旅負責人對烈山文旅資源如數家珍、滔滔不絕,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來自人民、扎根基層的優勢,詢問大家對于推動文旅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整場直播二人配合默契。
邵景衛從龍脊山的春日杜鵑、南湖濕地的夏日荷韻,到石榴園的秋日碩果、古樹園的冬日雪景,再到石榴地鍋雞美食、龍脊天路風光的獨特魅力,通過生動講解,將烈山四季之美清晰呈現。親切的解說贏得了網友們的持續點贊,大家紛紛提出前往旅游的具體疑問,直播氛圍熱烈。
“烈山不僅風景優美,鄉村建設也成果顯著。近年來政府因地制宜完善公共服務設施,自駕游客可享受免費停車……”劉恒奎的介紹有效回應了網友關切。隨后,他對明清古石榴園歷史及民俗文化的深入講解,進一步吸引了網友互動。“靜態資源煥發新生機,加油!”等反饋讓現場人員倍感溫暖。
這場直播,是人大代表圍繞地方發展中心工作,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實際行動參與經濟建設、推動產業升級的務實之為。
零距離回應群眾關切,匯聚民智民力
直播間不僅是推介平臺,更是代表收集民意、匯聚民智的“線上聯絡站”。
“石榴文化旅游節有哪些亮點?”“有沒有推薦的精品旅游線路?”“建議增設休息座椅方便老人孩子。”“垃圾桶放在路邊明顯位置更便利。”……面對不斷刷新的提問,邵景衛與劉恒奎耐心解答、真誠互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這種“面對面”“鍵對鍵”的交流,打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與群眾的“零距離”溝通,讓代表能更直接地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為日后履職建言提供重要依據。直播后臺紛至沓來的咨詢和留言,是此次創新履職取得實效的最好證明。
此次代表直播活動吸引了1000余人在線關注,為提升烈山文旅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發揮了積極作用。它充分表明,在烈山區人大常委會的積極推動下,代表履職平臺正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全面拓展,打通了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人大代表通過不斷創新履職方式,能更有效地服務群眾、助推發展,讓履職為民的初心在實干與創新中綻放出更加璀璨的時代光彩。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許學金 田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