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以來,我市遭遇持續陰雨天氣,給玉米等秋糧作物的適時收獲帶來嚴峻挑戰。面對不利天氣,烈山區迅速行動、科學調度,抓住近期降雨“空窗期”,全力組織搶收、烘干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10月7日上午,在烈山區宋疃鎮馬橋村的一處玉米農田,大型履帶式收割機正開足馬力在田間來回穿梭作業。連續陰雨天氣導致田間土壤松軟,給機械作業帶來一定困難,但為抓住無雨“窗口期”搶收玉米,農機手爭分奪秒與天氣賽跑。記者了解到,收割下來的玉米含水量普遍偏高,如果不能及時烘干,會面臨發霉變質的風險。
在古饒鎮南園村的淮北市田安糧食收儲有限責任公司,記者看到,場地內堆放著入倉的潮糧,伴隨著機器轟鳴,廠區內的糧食烘干塔正在全負荷運轉,進行潮糧烘干作業。
“潮糧進倉后,要經過脫粒、篩選,再進入潮糧倉,隨后送入烘干塔烘干,最后進入干糧倉。自9月16日起,烘干塔持續滿負荷運轉,日烘干量達400噸以上。”南園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蘇振勇介紹。
搶收是關鍵,烘干是保障。為有效應對近期陰雨天氣對秋糧收獲造成的不利影響,烈山區全力組織開展應急搶收、烘干保糧和科學儲存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天氣因素導致的損失,切實保障秋糧及時安全歸倉。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全區統籌調配7臺履帶式收割機,區級層面成立應急服務隊,鎮級層面成立黨員先鋒隊,全面動員組織農戶收割秋糧6萬余畝。”烈山區農業農村水利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孫頂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同時,我們協調轄區內5個糧食烘干企業滿負荷運轉,為農戶烘干玉米,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記者 張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