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為破解企業“用工難”問題,扎實推進高質量就業工作,今年以來,烈山區人社局實施“上門對接+拓寬渠道+優化環境”多維聯動工作舉措,及時梳理解決企業一線技術工人與特定領域專業人才短缺及應屆畢業生留用率低等問題,將“解決一個問題”升級為“解決一類問題”,為民營企業與求職者搭建“雙向奔赴”橋梁,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精準對接明晰需求,“宣傳+搭臺”雙發力。建立常態化走訪機制,開展“三級三方服務企業”行動,組建“人社服務專員”隊伍,采取主動走訪、上門服務等方式深入企業調研,針對企業“用工難”問題,主動靠前服務,開展用工需求調查,動態更新全區100多家企業1200個崗位需求。通過區人社部門、鄉鎮社區、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三方聯動,搭建“三公里”就業圈用工求職信息供需宣傳服務平臺,促進居民就近就地就業與企業高效用工。
強化對接拓寬路徑,“線上+線下”同推進。根據轄區企業用工缺口,針對性開展“春風行動”“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專項活動。截至目前,舉辦線下“2+N”系列招聘會46場,累計提供就業崗位3萬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886人;線上開展招聘會46場,發布招聘職位1846個、崗位11075個。開展“招才引智高校行”5次,邀請轄區重點企業走進安徽理工大學、淮北師范大學等5所院校,達成就業意向120余人。
支持保障優化環境,“培訓+服務”增活力。聚焦烈山區“一群三鏈”主導產業,結合勞動力市場需求和用工企業要求,科學設置培訓內容,提高群眾就業適配性和競爭力。今年以來,針對農村轉移勞動者、在崗農民工等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21人次,啟動“耕新·向未來”新農人培育工程,開發電商型、農文旅型等4類課程培訓,組建214名新農人隊伍,不斷優化就業服務與技能培訓銜接融通,有效破解企業需求和求職者“有人沒事干、有事沒人干”的結構性就業矛盾。
記者 王守明
通訊員 劉斌杰 林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