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跨村聯營”模式成效,持續擦亮“石榴花開”基層治理品牌,烈山鎮以蔣疃社區、榴園社區、華家湖社區、南莊村四個村(社區)為試點,探索“跨村聯營2.0版”新路徑,通過黨建聯盟凝聚發展合力,推動資源整合與產業升級,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能。2025年以來,該鎮以“組織共建、人才共育、產業共融”為抓手,打造農文旅融合核心區,帶動村集體經濟年均增長10%以上,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構建“1+1+4”黨建聯盟,織密組織共建“一張網”。鎮黨委牽頭搭建“橫向聯動、縱向延伸”的組織架構,以鎮黨委為核心,禾佳景區管理公司為紐帶,聯合四個村(社區)建立黨建聯盟,吸納企業、合作社等主體形成全覆蓋運行體系。實行“書記掛帥”機制,由鎮黨委書記張瓊任聯盟組長,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審定合作事項;制定年度目標清單,統籌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通過黨建聯盟,四個村(社區)打破行政壁壘,實現“規劃共商、項目共建、資源共享”,如聯合推進“皖北川藏線”風景廊道建設,同步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推動區域發展從“單打獨斗”向“抱團作戰”轉變。
激活“雙帶型”人才引擎,培育鄉村振興“先鋒隊”。建立“跨村聯營2.0版人才庫”動態管理機制,摸排致富能手、返鄉青年等120余人,分類建立臺賬;依托“石榴籽”博士驛家、鄉村振興大講堂等平臺,每季度開展電商運營、特色種植等技能培訓,2025年已培育“雙帶型”黨員骨干8名。創新“跨村黨課”模式,組織四個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聯合授課,將主題黨日活動與產業發展實踐結合,如聘請陜西沐春文化旅游公司負責四季榴園景區的運營,并選聘法律顧問規范公司運作。同時建立村干部雙向交流機制,推動四個村(社區)在項目推進、矛盾調解中互學互促,形成“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生動局面。
打造“2.0版”產業矩陣,跑出資源整合“加速度”。整合四個村(社區)石榴產業、果蔬基地、地鍋雞美食等資源,打造區域公共IP“2.0版”,開發“石榴紅了”鄉村旅游專線,串聯采摘園、非遺體驗等項目,并提供公共停車位、公共衛生間、蘧廬民宿、龍吉云舍木屋民宿等基礎服務配套。榴園社區謀劃農業科技研學基地,華家湖社區申報綠色食品認證,蔣疃社區組建地鍋雞產業聯盟,形成“一村一品、串點成鏈”的產業格局。同時發揮“石榴紅了”鄉村振興館助農直播間陣地作用,每季度開展跨村聯合直播,年度銷售額目標20萬元;舉辦石榴文化旅游節、長三角自行車賽等活動,2025年預計接待游客超180萬人次,帶動周邊就業崗位新增50余個。
下一步,烈山鎮將繼續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品質,結合東部景區豐富山水資源優勢,持續深化“跨村聯營”發展模式,加快形成“農旅結合、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鄉村產業新局面,更好地促進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讓“綠水青山”源源不斷轉化為“金山銀山”。
記者 王守明 通訊員 陳雨諾 潘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