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殘疾人高質量就業,5月20日至22日,烈山區殘聯在烈山鎮土型社區成功舉辦殘疾人手工編織培訓班。30名學員通過培訓掌握非遺技藝,邁出就業創業新步伐。
本次培訓創新采用“心理疏導+非遺傳承”教學模式。心理輔導環節,特邀精神衛生專家開展“放飛心靈,追逐夢想”主題講座,通過壓力管理、職業規劃等課程幫助學員重建就業信心;技能培訓方面,由非遺傳承教師系統教授材料處理、造型設計及成品制作全流程,重點指導胸花、書簽等實用工藝品制作。
“老師不僅教會編織技術,更讓我找回自信。”學員朱女士表示,三天手把手教學讓她快速掌握核心技能。培訓后,烈山區殘聯實施“一人一策”跟蹤服務:為有意向者提供原材料并實行成品回收計酬,實現“培訓即上崗”;同時建立技能提升微信群,由教師團隊持續答疑指導。
區殘聯負責人介紹,此次培訓是烈山區“殘疾人就業幫扶行動”的重要舉措。通過精準對接非遺產業與殘疾人就業需求,既傳承傳統工藝,又開辟靈活就業新路徑,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后續將持續深入摸排殘疾人就業需求,動態調整、優化培訓項目,整合本地非遺資源,搭建生產展銷一體化平臺。同時,積極拓展社區工坊等就業渠道,推動“培訓—生產—銷售”閉環運行。烈山區殘聯將持續優化服務體系,讓更多殘疾人通過“指尖技藝”創造美好生活。
記者 于曉 通訊員 況微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