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啟動藥品經營環節“清源”專項行動,錨定“強基礎、補短板、破瓶頸、促提升”核心目標,通過“線下排查+線上監管+科技賦能+能力升級”的多維發力,精準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動態化解風險隱患,為全市人民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用藥安全“防護網”。
行動之初,市市場監管局便以“體系化推進”夯實行動根基。迅速成立專項工作專班,制定翔實實施方案,打破部門壁壘,構建起“橫向覆蓋全領域、縱向延伸到末梢”的監管合力,確保“清源”行動從啟動之初就方向明確、推進有序。
精準亮劍方能直擊痛點。在嚴打“回流藥”、守護醫保基金安全方面,市市場監管局聯合衛健、醫保、公安等部門開展協同執法,嚴查非法渠道購藥、違規購銷等行為。截至目前,已核查醫保部門移交線索66條,立案查辦31起。面對日益活躍的藥品網絡銷售市場,監管人員對主流網絡平臺及入駐商家開展全面排查,逐一核實可疑線索,建立“線索移交—立案查處—結果反饋”閉環機制,有效凈化了藥品網絡銷售“生態圈”。
科技賦能讓監管更具“精準度”。在杜集區,藥品智慧監管試點工作正穩步推進,通過構建覆蓋藥品采購、儲存、銷售等關鍵環節的智慧監管網絡,實現藥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風險可控”,為“清源”行動注入強勁技術動力,推動監管模式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警”轉變。
風險前置方能防患未然。市市場監管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按季度開展藥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與會商研判,聚焦藥品經營單位資質核驗、票據管理、儲存條件等重點環節,對排查出的風險點逐一分析、列出清單、分類施策、銷號管理。截至目前,已組織多場風險會商會議,排查風險點84個(其中高風險點26個),立案查處162家單位,責令73家整改,實現了對風險隱患的動態化、精準化管控,筑牢藥品安全“防火墻”。
自“清源”行動開展以來,我市已檢查藥品經營使用單位1300余家次,立案102件,罰沒款達84萬余元,約談單體藥店20家,向公安機關移送案件6件。下一步,市市場監管局將持續深化“清源”行動成果,不斷完善監管機制、強化科技賦能,以更嚴標準、更實舉措守護群眾用藥安全,讓藥品安全的“陽光”照亮每一個家庭。
記者徐志勤
通訊員趙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