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奔流、觀念多元的新時代,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浸潤職工心田?如何凝聚奮進力量,共繪發展藍圖?市總工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其精心打造的職工思政“嘉年華”活動品牌,憑借創新的理念與扎實的成效,成功入選2025年度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創新案例。
這一榮譽的背后,是市總工會立足職工需求、創新工作載體,以一場貫穿全年、覆蓋全域的職工思政“嘉年華”活動,架起黨與職工群眾“連心橋”的生動實踐,更是其以高質量思政工作凝聚40萬職工力量,為現代化美好淮北建設注入精神活水的有力印證。
破局:直面多元挑戰,錨定思政工作新方向
時代浪潮奔涌,職工群體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與利益訴求正呈現出“多元化、多樣化、復雜化”的鮮明特征。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職工家”,如何將思政工作從“單向灌輸”變為“雙向互動”,如何有效凝聚職工共識、激發奮斗動能,成為擺在市總工會面前的時代課題。
“思政工作不能‘隔空喊話’,必須找準職工的‘興趣點’和‘需求點’。”基于這一認知,2024年以來,市總工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主題,大膽突破傳統思政工作模式,精心打造職工思政“嘉年華”活動品牌。活動以“工宣講、工傾聽、工悅讀、工成長、工風采”“五工聯動”為主線,構建起“全員參與、全域聯動、全程滲透”的思政工作新格局,讓思政工作既有“思想高度”,又有“情感溫度”,更有“實踐深度”。
截至目前,該活動已累計開展“六進”宣講620余場次,線上線下覆蓋職工20萬余人次;收集職工思想調研問卷1.2萬份,為職工提供心理體檢7100余人次;開展示范性讀書活動63場,挖掘職工先進典型故事57個,初步形成了“可感知、可互動、可持續”的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創新:“五工聯動”發力,打造思政工作新場景
“以前覺得思政宣講很枯燥,沒想到勞模工匠們用自己的奮斗故事講理論,特別接地氣,聽完特別受鼓舞!”今年8月16日,在杜集區開發區一家企業車間開展的勞模宣講現場,職工小李的感慨道出了許多人的心聲。
“工宣講”:從“漫灌”到“滴灌”,榜樣聲音浸潤人心。為破解傳統宣講“大水漫灌”的難題,市總工會組建百名勞模工匠宣講團,依托千名工會干部,開展分眾化宣講。針對機關職工,深入解讀黨的創新理論;走進企業車間,宣講惠企政策與職工權益保障知識;深入工地社區,用“拉家常”的方式傳遞思政溫度;借助學校與網絡平臺,傳授專業技能。同時,依托智慧工會與融媒體中心,打造“云上思政”平臺,開展勞模工匠“微課堂”、職工崗位“云講述”等線上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號等新媒體矩陣廣泛傳播,讓思政教育突破時空限制,觸達每一位職工。
“工傾聽”:從“被動”到“主動”,情感紐帶牢固心靈。思政工作不僅要“說得好”,更要“聽得進”。市總工會搭建起全周期情感聯結機制。線上,通過大數據調研為職工精準“畫像”;線下,“工會主席接待日”“一對一心理輔導”等60余場活動,建立起“訴求收集—分析研判—閉環反饋”的工作機制。更引人注目的是對職工心理健康的深度關懷:“淮工健康”小程序引入專業心理測評系統,為7100余人次職工進行“心理體檢”,構建“情緒地圖”預警干預體系,心理健康科普惠及1.1萬余人次,全方位守護職工身心健康。
“工悅讀”:從“書屋”到“心田”,書香彌漫賦能成長。閱讀是滋養心靈的沃土。市總工會大力實施職工書屋“提質擴面”,構建了500多個覆蓋全域的“15分鐘職工閱讀圈”。這些書屋不僅是閱讀空間,更融合了服務、培訓等功能,催生了“新時代職工說”等鮮活品牌。職工們自發組建10余家閱讀協會,舉辦活動千余場。線上,“淮工書屋”平臺擁有海量資源,配合“閱讀打卡”等活動,征集讀書作品400余件,引導職工在書香中汲取智慧,提升素養。
“工成長”:從“技能”到“價值”,職業夢想照進現實。關注職業發展,是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統一的關鍵。市總工會深度挖掘普通勞動者和勞模工匠的感人故事,通過“我的職業故事”分享會及專題專欄,讓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可感可觸。同時,聚焦重點領域,組織8大類市級示范性勞動競賽,帶動基層競賽500余場,涉及工種280余個,為職工搭建起展示才華、提升技能的“立交橋”,激勵他們在崗位上拼搏奮斗,實現從技能提升到價值實現的飛躍。
“工風采”:從“創作”到“轉化”,文化自信閃耀光芒。職工的才華需要被看見,成果值得被展示。在淮北市職工文化成果展上,一幅幅職工攝影作品、一件件書法作品、一項項技術創新成果,生動展現了職工的多才多藝與創新活力。市總工會構建可視化成果轉化平臺,定期舉辦職工文化成果展,廣泛征集職工優秀作品,并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傳播。更重要的是,推動職工文化成果與企業生產經營、地方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支持78家勞模創新工作室“師帶徒”共創技術革新成果,新培育省級以上工作室6家,組織十大“揭榜掛帥”職工創新成果評選,征集創新成果374項,63項合理化建議獲省級表彰,實現職工個人價值與企業發展、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機統一。
賦能:凝聚奮進力量,書寫思政工作新篇章
如今,市總工會的職工思政“嘉年華”活動,已成為全市職工思政工作的一張“亮麗名片”,取得了顯著成效。
通過多樣化的思政活動,構建了思想同心圓:讓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增強了職工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引領職工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與決心。打造了成長生態圈:從技能提升、心理健康到訴求解決,全方位為職工成長賦能,讓職工安心工作、快樂生活,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培育了價值共同體:豐富的文化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團結氛圍,增強了職工凝聚力與向心力。
“職工的認可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入選優秀創新案例為新起點,持續深化“工”字品牌建設,不斷創新思政工作方式方法,以更實的舉措、更優的服務,凝聚40萬職工的智慧與力量,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淮北貢獻工會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激發職工活力。市總工會的職工思政“嘉年華”,以其生動實踐證明,當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尊重職工、貼近職工、服務職工,以創新的載體和細膩的觸角抵達心靈深處時,它就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成為凝聚人心、賦能成長、推動發展的“連心橋”與“強引擎”。這座用“工”字品牌精心構筑的橋梁,正助力淮北職工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奔跑在新時代的征程上。
記者 徐志勤
通訊員 劉靜靜 楊夢琦

